5岁习武、8岁成名,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这是张植彬的真实写照。张植彬的武学之道,可以归结为对太极拳的独特理解和诠释,在他所有的武学成就中,他最为满意的是穷20年时间研创出的太极内家拳,他给这套拳术取名为“智彬功架”。他说这套拳法是对前辈武学的还原,是对太极拳细微处的雕琢和规范。
几十年的习武生涯,模糊了他年龄,很难看出他已是65岁年过花甲之人。接触过这位武林前辈的人,都能感受其谦虚、谨慎的侠者武学大家之风。面对采访,张植彬娓娓道出了他对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看来,武术大成者不是“自成一派”的彰显,而是如何正确还原前辈大师武功招式的再升华,因此他的武学风格是开拓性地还原。太极拳智彬功架原理创立,就是他这一理念的明证。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他已经完成了“智彬功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精美的拳谱、简单的招式、翔实的理论基础,让“智彬功架”可以短时间里克隆出一大批武林高手,这也许就是“智彬功架”的价值吧!
少年传奇:怀仁堂为毛主席表演“八方刀”
张植彬5岁习武,师从哈尔滨市岷山武术馆馆主刘岷山。聪明、刻苦的他深得真传,集刀、枪、拳术于一身,唯以太极、少林见长。习武3年,他对少林太祖门的拳、刀、枪、剑、棍样样俱通。1953年,年仅8岁的张植彬首次参加全市武术比赛,精彩的“八方刀”表演技压群雄,获得一等奖。成功入选在沈阳举办的东北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暨竞赛大会,荣获竞赛优秀奖后,又被选入东北区代表队,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暨竞赛大会,再次获得优秀奖。竞赛大会结束后,张植彬成为赴京表演团的成员之一,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表演。当时他是团中最年轻的,他的“八方刀”表演赢得满堂彩,毛主席、周总理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喝彩。
对武术的迷恋和执著,让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1958年他入选省武术队,同年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一等奖和器械表演第五名。1959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获少年组全能第四名、长器械第三名、短器械第五名和表演项目的一等奖。1960年入选建国后组建的第一支中国武术队。同年6月,张植彬随同李达上将率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做访问表演;12月,又随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赴缅甸做访问表演……
1963年至1965年,张植彬在武汉体育学院专修武术。他的导师温敬铭,是著名老一辈武术家。温老曾于1936年代表中国在柏林奥运会上做精彩的武术表演。两年的时间,温老全面系统地对张植彬进行了精心指导,使其在武术技艺、功力和理论上有了质的飞跃。
桃李芬芳:赵文卓曾是他的得意弟子
1965年,张植彬从武汉体院毕业,成为全国武术专业运动员中取得大专文凭的第一人。此后,他一直在哈尔滨市体委任武术教练,从事武术教学、科研工作。其间,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弟子,多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使国内外人士更多地了解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
1989年,张植彬去前苏联做武术讲学,在哈巴罗夫斯克教授太极拳。这是我国首次派武术老师前往前苏联讲学。在他任职的35年中,多次率领黑龙江队参加全国的武术比赛,许多弟子获得了全国冠军……在张植彬培养的诸多弟子中,最为人知的当数影视明星赵文卓。1984年,不满13岁的赵文卓开始跟张教练学习武术,在张植彬的精心指导下,短短几年时间,赵文卓的武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1992年获全国武术精英赛枪术第五名。此后,凭借其出色的武功和相貌,赵文卓步入影视界,成为一代武星。
躬耕不辍:研创太极拳智彬功架
中国武术和中国功夫,这两个名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相同的。但是在张植彬的眼中,却有另外的一层含义。“现在的中国武术过于注重‘术’的内容,表演性太强,缺乏对抗性。武术是要打的,要把中国武术的精华捏合成为一门功夫,让它拥有自己完善的规则和拳法,真正成为一种运动,这样才容易推广和比赛。”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在呐喊,在行动。无论在太极拳套路和技击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他都很有造诣。积数十年从事太极拳教学的经验,他研创出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太极拳智彬功架拳法。这套太极拳立身中正,架子低稳,对每一个招式中的脚步、动作,甚至出拳的角度和路线等都有严格的规范。整套拳法步履清楚、动作协调,动静变换完美统一,攻守兼备。为便于掌握,他还将这套拳法分解为100多个具体招式,并自己示范图解,制作成拳谱,每一个动作那么和谐、流畅,体现出武术的对抗性。
据了解,目前太极拳衍生出了众多门派,各自为阵的局面造成了太极拳动作过于繁杂,缺乏统一的规则,所以让许多热爱武术的人望而却步。采访中,张植彬充满了对中华武术踌躇满志的畅想,却又包含着壮志未酬的无奈。他说,太极拳智彬功架的创立,可以弥补太极拳被弱化为健身操的遗憾,达到技击与健身的统一,这是对太极拳智彬功架最好的诠释。
6年前,张植彬应加拿大武术界人士之邀在渥太华开办了智彬武术院,以这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武林生涯”。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传人,自己拿手绝学无人继承是他最大的心病,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爱上武术,投身武术,继承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