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些招聘会现场,技术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 |
技工这一职业,一向并不被人看好,但近年来却炙手可热。
青岛一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结果重赏之下却难觅“勇夫”;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个项目工程,日工资150元招高级焊工,竟无人揭榜;深圳一企业开出6000元月薪,也没如愿找到高级钳工……国内许多企业开出年薪28万、30万的高价,竟然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一些企业老总发出“找一个高级技工比找一个工程师还难!”的慨叹。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我国却仅占5%!按“十五”规划,这一比例应达到15%,目前的缺口达700万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已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及许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灰领”缺乏,不仅会造成生产工艺难达设计要求,影响产品质量,使“中国制造”难上档次,也会制约新兴服务业水平的提高。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钟表生产基地,出口量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但是却打不响自己的品牌,原因是缺少高技能人才。正如一位企业老总所言:“买得起最先进的设备,却请不到人来操作。”
这类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反映出一个严峻现实: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
高技能人才走俏,技工教育受宠,使一度门庭冷落的技校变得异常火爆。从2003年-2006年,我省培养高技能人才13.7万人,是前10年的总和,技工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发展的背后是什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教育的发展,承载了怎样的历史使命?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