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教育 > 龙江教育 > 龙江要闻 正文
大美齐医 岁月鎏金

http://edu.dbw.cn/  时间: 2016年07月12日 12:24:01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栾微    

【专题】齐齐哈尔医学院建校70周年

  (附属三院张晶华/文)

  时光荏苒,砥砺漫漫,齐齐哈尔医学院迎来了70华诞。虽然未能见证学院发展的每一段历程,但是成为学院的一员已经是十年有余。在这十载岁月里,伴随着它的脚步成长进步,看到了它的昂扬奋进,桃李芬芳。感受着它的强劲脉动,接受着大医文化的润泽滋养,齐医人的骄傲和自豪已经渐渐地融入血脉,成为自觉的认同。

  记得当初第一次去学院的时候,学院尚未搬迁。座落于富拉尔基区一隅的校区静谧安详,校园里的一座座教学楼并不高大,设计风格带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凸型建筑的痕迹,外观上质朴无华,简洁方正。楼前长青的松柏枝条葳蕤,绿意浓浓,无形中增添了凝重庄严的氛围。课间休息的学生们或背着包或抱着书,三三俩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步伐轻快有力,年轻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蓬勃和自信。虽然是一幅寻常的校园图景,却有着一种淡定故我的人文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午休期间,学院人事处的贾老师带着我们四处参观,随后,我们在办公楼前的小树林中徜徉。贾老师业务精通,为人随和,声音温柔甜美,她一边与我们漫步,一边向我们介绍学院的每一座建筑,介绍学院的历史、学院的发展轨迹。那时候,学院搬迁到新校区的发展目标已经确立,谈到此处,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憧憬,而那时的我们,觉得这样的蓝图似乎还有些天高地远。

  仿佛只是一转眼间,当初齐医人心中的梦想早已变成了现实。如今的齐齐哈尔医学院毗邻嫩江支脉——劳动湖,本着德行大医,文以化人的理念,新校区的设计集医学殿堂的神圣、大学教育的庄重于一体,创意奇巧,意蕴深刻,恰如其分地传递了齐医人大医文化的精髓与渊源。

  从高处俯瞰,整个齐医校园端正大气,建筑景致疏朗错落:七神柱诠释了医神的传说,大医广场连接着大医文化时光隧道,“书山”、“学海”遥相呼应,春华城、秋实城、梅园、杏林园、丁香园自成一格。目之所及,一个气象万千的现代化高等学府已经在嫩水之滨拔地而起,成为鹤城文脉的重要地标。

  还记得学院刚刚搬迁到新校址不久,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摄影培训班,为我们作讲座的陈老师理论和实践经验极其丰富,讲课风格幽默诙谐,还擅长引经据典。短短三天的时间,老师不仅为我们传授了摄影的基础理论和技巧,还要求我们结合所学的内容拍摄作品并逐一讲评,使我对摄影的认识和理解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个飞跃。

  最难忘的是到校园里采风拍摄的那几个课时,时值金秋十月,新落成的校园里姹紫嫣红,群芳竞艳,还有初秋的落叶缤纷,秋风乍起。在微微的寒凉中,我拿着手上的单反相机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流连忘返。从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株风中摇曳的小草、一枚饱满的树叶,到学院的建筑、雕塑、小路、草坪、池塘,都被我一一收入镜头。这当是我与学院新校区的一次最深入直观的接触,尽管我的摄影技术只是入门级别,但是镜头下展现出的校园风景却仍是美不胜收,而那些难忘的照片也和记忆一同被我收藏在相册中。

  此后,无论是参加建校65周年系列活动,还是作为观众聆听各类报告、演讲和讲座;无论是运动会上作为方队的一员参加检阅,还是作为附属医院的代表参加表彰大会、球类比赛……每一次走近,都使我对学院的发展壮大有了更深切的体验,更因能作为齐医的一份子,与它同呼吸,共进退,为它的发展竭尽绵薄之力而深感荣幸。

  因为工作关系,在这里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或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或博闻强记,视野开阔;或出手不凡,才华横溢,人品才干令人折服。他们是支撑齐医巨厦的栋梁和中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今天的大美齐医,也照亮了齐医的未来。

  70载岁月章回,70载岁月鎏金。由一所军医学校发轫,历经上下求索,历经艰苦跋涉。多年来,它以锻造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为己任,风雨兼程,自强不息,培育了数十万莘莘学子,为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它已经拥有四所附属医院、七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并且已然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中心。

  这是令齐医人倍感骄傲的齐齐哈尔医学院,光辉历程,薪火相传,教书育人,硕果满枝。与齐医一路同行,心中充满感恩,衷心祝福你的生日,钟声邈远,再书新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