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4日(黄龙斌 实习记者 曹嵩苡)初冬的一场大雪,让北林区张维镇西十一村的村民正式进入“猫冬”季节,然而绥化学院专家送科技下乡的消息却让他们燃起了春忙时的热情,11月12日早早地来到村委会。

“啥是食用菌?”、“食用菌咋种?”……略带山东口音的张腾霄老师让村民觉得很亲切。来自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教授的张腾霄曾多次为绥化市周边的菌农讲解食用菌技术,针对西十一村的村民没有栽种经验,他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让村民对食用菌产生兴趣,还以身边事例为引,以食用菌经济效益为纲,让村民初步了解了种植食用菌的好处,村民认真听讲、细心记写笔记,还用手机拍下了张腾霄的课件。讲座过程中,不断有村民慕名前来,原本打算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村民的询问中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结束后,张腾霄还为农户们留下了联系方式。
西十一村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听到食用菌技术,第一次听说自己家烧火的苞米瓤子还能种蘑菇。讲座结束后,就堵着张腾霄问问题,几个有意向的村民算起了自己的账,“按张老师刚才的估算,一亩地能出1.5万元,不用别的,利用自家的空闲房屋和园子种植食用菌一年就能卖5万元,这守家在地的还不耽误种地,不比出去打工强?”村民齐振东掰着手指说。“要是种食用菌真能把烧苞米杆子(秸秆)的问题解决了,那就非常不错了。”几个村民讨论着。
早在今年6月,绥化市政府市委政策研究室科长张广昕作为驻西十一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主动联系了张腾霄教授,邀请他以提供食用菌技术支持者身份,加入张维镇西十一村扶贫工作队。张腾霄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为该村制定了详细发展食用菌产业工作方案,为争取国家对贫困农民专项资金,张腾霄老师积极协助扶贫工作队制定项目申请论证报告。目前,该村申请的食用菌产业脱贫扶持项目得到批准,申请到25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改造利用村上废弃不用小学教室、农民空闲房屋150间作为食用菌生产厂房,投产后预计能够带动3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年增收2万元左右。
为进一步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张腾霄教授打算把自己的多项专利成果在西十一村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已提供七种服务
- 教育部: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
- 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怎么办?问责问效!
- 比常年同期多一半!京津冀降水增多,有啥影响?
- 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案正式开庭审理
-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周边地区将放宽防疫限制
- 菲律宾执政党正式提名杜特尔特为下届副总统候选人
- 白俄罗斯卫生部长:有兴趣在白实现中药本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