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教育  >  龙江教育  >  先锋人物
搜 索
应对校园欺凌怎样有力又有序 ——访知名教育事务律师雷思明
2017-11-29 10:35: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苏令 黄鹏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记者:有调查表明,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放学后以及上下学途中,是校园欺凌的高发时段,而学校厕所、学生宿舍、操场、楼道、教室、校门口及周边则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域。对于这些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学校应该做好哪些预案?

  雷思明:学校应当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于学校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时间段内和空间范围内,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重点安排教师在校园欺凌高发区域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并做好教育和上报处理工作。

  平时,学校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打火机、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园内安装高清摄像头,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情况下,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通过物防、技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对于校门口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或者校门口及其周边常发生学生被欺凌事件的学校,校方应当主动与当地派出所联系,申请在校门口周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者在上下学期间派出警力在校门口周边值班巡逻,维持治安秩序。学校还应通过严格落实校门口值班制度、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上下学接送的交接工作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安全。

  校园欺凌如何处理?

  记者:出现校园欺凌现象以后,学校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雷思明:对于学校来说,应当科学地构建一套校园欺凌处理制度,这套制度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设立学校反欺凌机构。学校应当成立防治校园欺凌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校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包括负责反欺凌教育、日常防范、规章制度的制定、欺凌事件调查与处置、事后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组织机构的成员应当包括校长、分管德育或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德育干部、保卫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

  二是制定反欺凌校规。学校应当建章立制,制定关于校园欺凌的认定及违纪处理的规章制度(即反欺凌校规)。例如制定《学生欺凌行为预防与违纪处理规定》(也可在综合性的校规校纪中抽出专门的章节,规定学生欺凌的处理方式)。通过制定反欺凌校规,明确告诉学生,学校禁止哪些学生欺凌行为,以及违规实施后可能遭受的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在制定反欺凌校规的时候,学校可广泛动员学生、家长、教师等人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扩大校规的“群众基础”。反欺凌校规制定之后,要向全体师生正式公布,并组织专门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建立校园欺凌行为举报和受理通道。学校应当以便捷的形式建立校园欺凌举报通道,鼓励学生及时举报自己所遭遇或者旁观的学生欺凌行为。尽可能设立多种举报通道,包括设立邮箱、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安排专人接待等。举报通道要便于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在受理方面,偶发且轻微的欺凌事件,可由班主任负责处理;性质恶劣的、后果严重的、影响恶劣的或者屡教不改的欺凌事件,应当由学校反欺凌机构受理。学校反欺凌机构受理的案件,可来源于被欺凌者或其家长的投诉、知情者的举报或者班主任的移交处理。

  四是成立调查小组。学校反欺凌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尽快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欺凌事件的详情展开调查。调查小组通过查看现场监控录像、询问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询问欺凌行为发生时在现场的目击证人、向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过往的表现、查阅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学籍及健康档案了解其过往的表现和经历、查阅医疗诊断证明与病历等方式,调查欺凌事件的发生过程、原因、后果及相关情况。必要时,调查小组还可询问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家长,以便了解有关情况。查明欺凌事件的全貌后,调查小组应当制作调查报告,并将其提交给学校反欺凌机构,供后者作为继续处理欺凌事件的依据。

  五是实施处理和善后措施。学校反欺凌机构根据调查小组提供的调查报告,并依据本校反欺凌方面的校规校纪,实施以下处理和善后措施:实施对被欺凌者的保护、救助、辅导措施,以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对欺凌者给予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实施对欺凌者的帮扶、矫正措施,以帮助其彻底改正错误,正常地融入集体生活。

  记者:学校在校园欺凌的善后处理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雷思明:善后处理中,有三点需要学校加以注意:其一,学校发现、知悉学生欺凌事件后,应当立即对被欺凌者采取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并对欺凌者加强教育和管理,防止被欺凌者再次遭受欺凌或遭到欺凌者的报复。被欺凌者需要诊断治疗的,学校应当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并立即通知家长,防止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损害后果加重。其二,学校应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工作者,对被欺凌者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恢复身心健康。其三,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取得其家长配合,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之下,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常地融入校园集体生活。

  链接

  校园欺凌应对负面清单

  雷思明

  ●学校和教师应对负面清单

  1.学生欺凌是小事,不过是学生之间互相打闹、开玩笑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2.对于学生欺凌,一个巴掌拍不响,被欺凌者也有责任,不值得同情和帮助,甚至也要给予批评。

  3.学生只有殴打他人或者毁坏、勒索他人财物才算欺凌。言语嘲讽、侮辱他人,孤立他人,在网络上中伤他人,都不算欺凌。

  4.学生欺凌属于学校的“家丑”,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长若不接受学校的解决方案就是胡闹,就是给学校“抹黑”。

  5.学生欺凌属于学校内部事务,只能由学校自己解决,外界无权干涉,否则只会给学校添乱。

  ●被欺凌学生应对负面清单

  1.之所以被别人欺凌,都是因为自己不好,招人讨厌。

  2.面对欺凌者,应该逆来顺受,不能反抗,否则会让欺凌者变本加厉、更加疯狂。

  3.遭遇欺凌后,告诉家长或老师没有什么用,他们帮不了自己。

  ●被欺凌学生家长应对负面清单

  1.孩子被欺凌,一定是他得罪了对方,或者做错了什么事。

  2.得知孩子遭遇欺凌,大骂、数落孩子胆子太小、太软弱。

  3.孩子被欺凌后,家长直接找欺凌者“算账”,对其“以牙还牙”。

  4.得知孩子被欺凌,直接找老师“兴师问罪”,甚至大闹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9日第4版版名:新闻·深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