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1日讯(记者 赵秀红)一项新的权威调查发现,儿童数字化技能成长迅速,早早便超越父母,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代沟”。这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挑战,同时也给儿童网络安全提出严峻问题。今天下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邀请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与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代沟”问题。
张海波是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的负责人。报告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
张海波将这份报告主要针对的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定义为“数字时代原住民”,他们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游和直播包围下长大的“滑一代”“搜一代”“游一代”“微一代”和“秀一代”。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研究网络游戏攻略的频率有显著提高,12岁以后,已有接近半数(48.5%)的儿童曾研究过游戏攻略。网络购物行为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14岁儿童使用过支付宝的比例已超过半数(57.5%)。儿童自主安装网络应用的比例较高,已有超过53.9%的6岁儿童安装游戏、视频、音乐等。
而相较于儿童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断攀升,父母在媒介使用行为上存在停滞和固化现象。数据显示,在上网知识方面,有43.6%的14岁儿童表示自己懂得多,63%的14岁儿童的爸妈表示孩子懂得多。在8种网络关键行为上,14岁儿童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全面超越家长。
“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和孩子对数字媒介方面的态度不同,有观念差异,亲子沟通难度增加,促使数字代沟现象形成。数字代沟既不利于儿童充分利用数字机遇获得更大发展,又加剧了儿童在线风险。”对此,张海波向广大家长提出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的“数字轨迹”;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教育方式,对低年龄(10岁以下)儿童及早建立习惯和规则,对高年龄段孩子要主动沟通、交流。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反超。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今天也正式对外发布《玩得开心、玩得安心——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实用手册,指导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上网和游戏行为。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12日第1版版名:要闻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兰区: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园难”2021/09/07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20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劳务品牌发展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确诊病例36例,均为境外输入
- 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 北京证券交易所起航
-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市场主体数量已增至1.46亿户
- 全球多家医学期刊联合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 桥本圣子谈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是否成功让历史来证明
- 俄外长:俄或接受塔利班邀请出席宣布新政府组建仪式
- 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等地计划10月起对国际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