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记者 王春颖) 24日,晴空万里,气候宜人,哈尔滨提前入春12天,好像就是为了迎接这么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航天日。
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纪念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作为我国第二个航天日主场活动的主办方,哈尔滨工业大学两个校区今天都是热闹非凡。参观学习、探讨交流、成果报告,航天专家、科研人员和航天爱好者齐聚一堂,共筑新时代航天梦。

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首次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中继星及搭载小卫星的命名结果,分别是“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当听到这样的命名结果时,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龙江人为这样一个命名感到自豪,同时这样一个命名也证实了龙江为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

“一代代哈工大人用青春、汗水、心血孕育了勇担民族振兴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哈工大传统,体现了与两代一心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脉相承的哈工大文化,形成了航天国防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航天学院,”哈工大校长周玉在开幕式上致辞道。他说,30多年来,航天学院共为祖国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学子。作为国内首个研制发射微小卫星的高校,创下了小卫星研制发射“七战七捷”的纪录,培养了第一个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纳卫星的“紫丁香”学生创新团队,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典范。200余项科学技术成果在航天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开幕式上,校长周玉接过国防科工局授予的“中国航天日”旗帜,他用力挥动旗帜,获得了场内热烈的掌声。哈工大人为航天事业助威,也为自己鼓劲。

在“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的主展区,人头攒动。人群中不时传出小朋友稚嫩的赞叹声:“哇,快看!这个太酷了!”也偶尔能听到外国友人的赞美声:“Well,it's so cool.”展厅讲解员小安告诉记者,在今天的讲解工作中,听到外国友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感叹词“哇”,足以见得,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的腾飞和先进。

在中国航天日开幕式上,记者发现,2018年中国航天日活动开展的同时,我国国家航天局再次授予我国内三所学校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而我省哈三中名列其中。这无疑为龙江筑梦航天增添了新势力新动能。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传承爱国救国的精气神
- 截至9月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中秋假期火车票明起开售!疫情对出行有影响吗?
- 暴雨黄色预警: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外交部:中国援外扶贫助力发展中国家减贫
- 阻挠国际调查的美国必须尽快配合科学溯源
- 美国20年反恐战争损失8万亿美元 约90多万人丧生
- 南非延长“国家灾难状态”至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