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教育  >  龙江教育  >  教育资讯
搜 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了“硬杠杠”
2018-04-27 09:39:57 来源:光明网  作者:邓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了“硬杠杠”。教育部近日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思政课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管理,规范学分设置、教务安排、教研管理、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各项教学工作,强化其价值引领功能。

  教务:严格落实思政课学分,强化实践教学

  记者了解到,在教务方面,目前本科思政课总学分为16个,专科总学分为8个。《基本要求》提出,要严格落实学时、学分,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思政课教务作了规定,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安排思政课必修课,本专科思政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

  教学: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基本要求》提出,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确保学生到课率,为高质量开展教学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把课堂教学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

  此外,还要求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同时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师资:师生比不得低于1∶350,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基本要求》提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为每个教研室(组)配足师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特聘教授,要由相应的教研室(组)规范管理。《基本要求》还强调,应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积极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评价: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提高教学占比,探索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

  在强化科研支撑教学和评价教学质量方面,《基本要求》明确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并合理运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标准中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挂钩,基于评价结果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

  考核: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区分考核档次

  对考核方式,《基本要求》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要合理区分学生考核档次,避免考核走形式,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

  督导:建立校、省、部三级听课制度,高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基本要求》强调要建立校、省、部三级听课制度,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每学期对每门思政课必修课至少听1次课,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领导班子要在任期内对所有授课教师听课全覆盖;落实高校主体责任,高校党委书记落实思政课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此外,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适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督查,推动各方面把教学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光明融媒记者 邓晖)

责任编辑:王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