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13日讯 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实验室里,总能看到李杨神情专注做实验的场景。对于他来说,实验室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多年来,他扎根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科研领域,研发食品创新技术,为国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杨是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的研究工作。
2007年,李杨成为东北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生,从那时起,他便走上了与大豆“较劲儿”的征程。“当时,我国的制油技术分为溶剂浸提法和机械压榨法两种,这两种加工方式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有害物质。”李杨说,如何解决食品生产中的这一弊端成为他努力的方向。他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挤压膨化预处理。“那时在高温情况下大豆蛋白变性等问题的处理上没少花心思,我在原有的挤压膨化设备前面安装了一个辅料负压真空装置,让它在常温下进入到负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豆蛋白就不会变性了。”李杨按照这个原理试验多次,终于研究出了以生物酶法同步制取植物油脂与蛋白为特征的新一代制油技术体,而且可保证提取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打破了国外在高端油脂和蛋白产品生产上的技术垄断。
“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为生产力才算成功。”博士毕业后,李杨想把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但第一次并没有成功。2013年,李杨被派到国家科技部工作。 “虽然在国家科技部工作,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让这个科研成果生产化的想法,我指导研究生再做研究再完善。”回忆起那段岁月,李杨感慨万分,为了更好地完善这项科研成果,他每到周五就坐火车从北京回哈尔滨,双休日和研究生一起做实验,周日再坐火车回北京,这样的奔波持续了两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山东省高唐蓝山集团找到李杨,协助他和团队把这项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世界首条生物酶法制取大豆油脂和蛋白生产线建成了,并研发了各类系列产品,日前容量达到50吨左右。
“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李杨的人生格言。在研究科研课题过程中,他跑遍了山东省所有的食品企业以及国内所有和大豆相关的企业,并把企业的热点问题带到实验室。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杨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结合整个食品产业科技前沿技术和食品厂家真正的加工生产线。“学生不能只会写论文、只会做实验,要让学生们真正了解食品产业是怎么样的,了解食品前沿技术才能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要做什么。”李杨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食品创新大赛,并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
2016年3月,李杨成为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这也给了他更大的研发空间。“黑龙江大部分粮食都是以原字号出口,其实我们应该把原料深度加工成各种食品,再由销售专家推广转变为经济效益。”李杨说,食品产业从技术萌芽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到转化落地,需要食品工艺专家、食品工程专家、食品设备专家、销售专家、产品升级研究院所、风险投资专家六方平台的对接,然而,目前我国食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每一个环节上专家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结。为此,他利用自己的人脉,把各类专家们集结到一起,通过食研院这一平台进行交流碰撞。目前,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孵化项目70余项,对30家企业进行大豆技术服务和对接,尤其对哈尔滨市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服务。
多年来,李杨带领团队在食品创新技术上孜孜不倦地研究着,他们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新技术装备已在全国21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建立生产线45条,累计创经济效益64亿元。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夯实软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 中国飞航事业60年背后的青年力量:青春铸剑 航天报国
- 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 覆盖所有地级市
- 稳中向好,抗压前行——透视当前中国经济时与势
-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 美国半年浪费1500万剂疫苗 卫生专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区连发枪击事件 四天内超10人遭枪杀
- 查出来了!日本莫德纳疫苗混入异物为不锈钢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