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随着中巴两国在经贸、基建等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巴基斯坦掀起了一股“留学中国热”,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深造。随着巴基斯坦社会对于专业素质和中文能力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留学中国逐渐成为许多巴基斯坦年轻人的优先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受到巴基斯坦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留学中国热”凸显中巴两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巴友谊使者赴华学习,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民心相通”,为中巴友谊夯实深厚的民意基础。
巴基斯坦去年跻身赴华留学第三大生源国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显示,巴基斯坦2017年新赴华留学生人数约为2500名,目前在华留学生总人数约为2.2万名。据中方统计,巴基斯坦在华留学生中享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达5000多名。
随着中巴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近年来,巴基斯坦赴华留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在生源国排名中,2017年巴基斯坦已成为韩国和泰国之后的赴华留学生第三大生源国,较2012年上浮6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对于许多巴基斯坦年轻人而言,“巴中友好”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两国传统友谊让他们对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对中国的好感是促使许多巴基斯坦学生选择前往中国留学的首要原因。
葛洲坝集团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助理阿迪尔曾在中国留学7年。2008年阿迪尔以优异成绩拿到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前往北京语言大学读本科,专业为汉语和中国文化。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校攻读中国文化专业的硕士学位。阿迪尔的父亲是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的英文教授,但是父亲深爱汉语和中国文化。在父亲的期望和教导下,阿迪尔并非把汉语单纯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来学习,而是“要把父亲的梦想当成我的梦想来实现”。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道建对记者说,2015年后,前来报名学习中文的巴基斯坦年轻人数量大幅上升。以该校统计的汉语考试人数为例,2016年参加汉语考试的考生数量比2015年翻了一番,达到1350人,到了2017年考生数量已突破3600人。
讲中文的优势越来越大,中国文凭含金量日益提高
有着10多年教育咨询经验的阿姆扎德认为,除了情感因素之外,签证便利、费用合理是推动巴基斯坦学生赴中国留学的现实因素。
阿姆扎德是进入新世纪后第一批到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2007年,阿姆扎德创办了一家教育咨询机构,专门为有意去中国读书的巴基斯坦学生提供留学服务。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请中国学校的巴基斯坦学生近年来不断增多。
曾放弃欧美留学计划、前往中国读书的欧麦尔说,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会讲中文在巴基斯坦拥有越来越多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这些年各方面发展迅速,中国文凭的含金量也在日益提高。
2011年,从家乡的专科学校毕业后,欧麦尔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费前往中国留学深造,在山东科技大学攻读机电专业学位。在决定出国留学后,欧麦尔咨询了在欧美国家工作、学习的亲戚朋友。他说,这些国家对于普通巴基斯坦人“高门槛”的签证政策令他望而却步。除了友好便利的签证政策,高性价比是促使欧麦尔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的另一个重要考量。他表示,中国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随着国家发展在不断提高,但留学费用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一些,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留学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对赴华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奖学金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奖学金生占比61%,比2012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巴基斯坦、蒙古国、俄罗斯、泰国、越南分列当年奖学金人数排名的前五位。
奖学金政策的杠杆作用持续显现,也帮助带动越来越多巴基斯坦优秀学子赴华留学深造,其中像欧麦尔一样的自费留学生也逐渐成为最近几年中巴两国人才交流的新现象。数据显示,巴基斯坦赴华留学生中自费生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曾在中国留学的“海归”们成为中巴友好的生力军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大批中国企业来到巴基斯坦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因此在巴基斯坦,既具有专业知识储备、又掌握良好汉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留学经历成为毕业生求职面试的一大加分项。
在中国工商银行伊斯兰堡分行工作的阿迈德从小习武,受李小龙电影的影响,多年以来一直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2010年,已经在巴基斯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阿迈德决心专程前往中国学习汉语,一方面想要圆自己儿时的梦想,更主要的是他意识到,想要加入竞争压力更大的中国企业工作,学好中文必不可少。
在他看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够加入中国企业工作,也是更好地为自己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如今在巴基斯坦,曾在中国留学的“海归”们已经遍布各行各业。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群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不同的气质,每一个人在谈起回国投身祖国建设时都饱含激情,他们对于国家的未来充满憧憬。
阿姆扎德说,这些学生从中国回来以后,不仅将中国发展迅速、社会安定等切身感受带了回来,同时又凭借留学经历找到了好工作。通过口口相传,中国教育在巴基斯坦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2015年6月底在毕业回国的飞机上,欧麦尔凭借优秀的中文能力和专业素养“打动”了邻座的一家中国企业负责人,得到了进入中电国际伊斯兰堡代表处工作的机会。欧麦尔说,父母对于他能进入中企工作十分骄傲,留学经历给了他这把“金钥匙”。
“巴基斯坦人常说,最好的青春留在哪儿就会总想着回到那里。我很想回母校所在的中国青岛看看。”欧麦尔说,“我和中国有着奇妙的缘分,我会带着对于这份缘分的感恩,努力成为播撒巴中友谊的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巴中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伊斯兰堡5月22日电)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夯实软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 中国飞航事业60年背后的青年力量:青春铸剑 航天报国
- 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 覆盖所有地级市
- 稳中向好,抗压前行——透视当前中国经济时与势
-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 美国半年浪费1500万剂疫苗 卫生专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区连发枪击事件 四天内超10人遭枪杀
- 查出来了!日本莫德纳疫苗混入异物为不锈钢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