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王忠岩 霍枭涵 姜姗姗)母亲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破灭了杨跃刚的大学梦,却因为村支书的一次邀请,成就了他40年的教师梦。


杨跃刚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中心校的一名山村教师,年轻时候是村里读书最多、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青年。1978年3月,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就在他失落时,村支书对他说:“既然不能上大学,留下来教咱村里的孩子们,让他们将来都能考上大学,这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条路,你愿意吗?”杨跃刚听到后为之心动,答应了村支书的邀请。
起初,乡村学校条件普遍较差,他所在的校舍是当时生产队废弃的马舍,教学条件及其简陋,桌子和凳子都是用几根木桩钉成的,教具更是破旧。这样差的条件并没有改变他教育孩子们的决心。


2006年,他与学生们一起合并到大四站镇中心学校。虽然教育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更加辛苦,从此便成了走途教师,每天要骑着摩托往返六十多里路,这其中还有四十多里是山路。校领导多次劝他坐客车,晚点到没关系,安全重要。但是坐客车早上6:30从村里发车,要将近7:30才能到校,身为班任的他不愿让学生们等。
这40年里,山区各种艰苦的条件造就了他无视任何困难、醉心于教书生涯和淡泊名利的性格。山洪水冲走了独木桥,他就背着学生过河;两次做完大手术后不顾自己身体的恢复状况,提前返校教课;每天早上四点出发,晚上七点才回家。

杨跃刚凭着“用良心对待每个学生,用责任心面对每位家长”的信念,赢得了领导、同事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工作者”。2017年荣获七台河市总工会、教育局“强师风、树师风、塑形象”先进个人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十大感动人物奖。
现在的杨跃刚即将面临退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从教以来始终追求的目标,“敬业奉献”是他的座右铭。这几十年教育生涯的酸甜苦辣也将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双城区完成民生微项目25个 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阳回应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儿时发生言语争执2021/09/01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夯实软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 中国飞航事业60年背后的青年力量:青春铸剑 航天报国
- 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 覆盖所有地级市
- 稳中向好,抗压前行——透视当前中国经济时与势
- 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达676万 法总理称第四波疫情已受控
- 拜登:阿富汗战争结束 反恐行动继续
- 这位“90后”姑娘火了:让更多巴西人了解不一样的中国
- 柏林动物园为在德国出生大熊猫双胞胎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