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熊旭 李依环)今天是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的首日,约975万人将走进考场,这一数字较2017年增加近35万,创8年来历史新高。考试为期两天,部分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6月9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
全面取消五类加分项目保障“公平高考”
清理加分项目、整顿加分流程,确保高考招录公平,是社会的普遍呼声。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
根据《通知》要求,今年高校招生依旧要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重点高校招生重心也将向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此外,2018年高招录取还进一步强化了阳光原则。据悉,保送生名单、高水平艺术团名单、高水平运动队名单和自主招生名单等,都将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各地多措并举护航“平安高考”
高考期间,各地多措并举,做好考点周边治安秩序、噪声控制、交通管制、电力保障等工作,全力护航高考。在乌鲁木齐,部分道路在高考期间临时管制,为运送试卷的车辆优先放行,为接送考生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在青岛,公安交警部门在考点周边重点路段提前安排警力清理乱停车。河北爱心救援队启动义务送考服务活动,救援队将组织100辆送考车,考生凭准考证即可电话预约接送。在长沙,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可免费乘坐地铁。在西安,高考期间如有家长违反机动车限行禁令违规送考,将先放行后处罚。
针对可能的恶劣天气,各地也积极预置应急方案。湖南多地有可能遭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已经制定应急预案,全天在线监测重点保电区域供电线路和关键设备。海口市印发2018年海口市台风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对“风雨较大,出行困难” “考点周边道路发生严重积水”等突发事件作出应急措施。
高科技严防作弊替考打造“诚信高考”
今年,各地全面加强考点入场管理,采取多种高科技反作弊手段。山东青岛首次启用带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青岛市招考办信息处处长丛涌泉介绍,考生要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身份证识别,才能通过验证,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替考行为。一旦考场发现了可疑的无线信号,将立即阻断,使高科技作弊行为不可为。
此外,高考期间部分省份高校还严格请假制度,严厉打击替考行为。甘肃、江西、陕西等地区要求省内高校,加强高考期间在校学生管理,严格请假制度防止在校生替考作弊。江西省要求省属各高校在校生,没有特殊理由,6月7、8日两天不准请假离校。对经批准请假离校或单独在外实习的学生,要在高考期间考试开考半小时后与学生电话联系,发现可疑替考者立即上报。
记者查阅资料还发现,近些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均在900万以上。2008年报名人数曾达到历史峰值1050万,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年分别增长到939万、942万,2016、2017年稳定为940万。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双城区完成民生微项目25个 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阳回应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儿时发生言语争执2021/09/01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夯实软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 中国飞航事业60年背后的青年力量:青春铸剑 航天报国
- 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 覆盖所有地级市
- 稳中向好,抗压前行——透视当前中国经济时与势
- 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达676万 法总理称第四波疫情已受控
- 拜登:阿富汗战争结束 反恐行动继续
- 这位“90后”姑娘火了:让更多巴西人了解不一样的中国
- 柏林动物园为在德国出生大熊猫双胞胎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