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初出校园的学子,经验欠缺、资金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太低等现实因素,都导致创业是条艰辛而前途未明的选择。
眼下,随着各个高校毕业典礼进入尾声,2018届大学毕业生们又到了离开校园的日子了。他们的去向如何?据《光明日报》报道,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95后大学毕业生,其就业观已发生明显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学生们对就业更为青睐。根据这个报告,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占比79.89%,同比上升6.39%。4.78%选择创业,2.63%选择出国继续学习,创业率和出国率均实现“退烧”。
这种变化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说,“先就业,再择业”对于85后们是一种外界的规劝,那么于95后们而言,就是一种内在的自觉。从主观上说,95后们更独立、更有主见,较之以前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于他们中的多数而言,尝试、感知与历练的分量,恐怕要重于挣工资、养活自己、反馈家庭等现实考量。所以,在择业时,他们可以抱着更轻松笃定的心态,而不必背上太多的顾虑与负担,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作出就业的选择。
另外,多数初出校园的学子,经验欠缺、资金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太低等现实因素,都导致创业成为一条艰辛而前途未明的道路。虽然有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但多数毕业生对现实还是有清晰的认知:如果人人都创业成功,就不是“新闻”了。
坦率地说,这届毕业生们的选择,让人欣慰。选择就业的人多了,说明大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现实、更脚踏实地,也更积极。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今年选择慢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占比6.99%,同比降低2.81%。慢就业是这几年才兴起的新词语,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物质丰富后,大学生们的选择更从容和多元,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走上极端,变成“懒就业”甚至“不就业”。显然,今年的毕业生们具备了更深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懂得提前“入局”。
不过,肯定大学生们选择就业,不代表否定创业。相反,我们的社会,理应鼓励年轻人拥有并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要给他们足够的试错空间与成本。因为一个创业者的成功,就宣扬创业的容易,与因为一个人的失败,就否定年轻人的热情与梦想,都是错误。学生创业不能光凭热情与干劲儿,他们理应得到更健全周密的就业指导与公共服务。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骤风天气频至 阿城区城管部门及时排险2021/08/30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和道德建设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举措出台
- “钓鱼”敛财!揭“演艺练习生”招募乱象
- 我国将建立实施北斗基础产品认证制度
- 悄然离世的罗格,是怎样的奥林匹克“掌舵人”
- 日本学者驳斥西方关于新疆的歪理邪说
- 秘鲁发生两船相撞事故至少11人死亡
- 日本多名教师染疫 曾带学生观看东京残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