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记者 杨博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正值暑假,又是不少校外培训班火热招生的时候。然而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打着童星培训的旗号吸引了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其中不乏忽悠、哄骗甚至欺诈钱财的骗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严格来讲,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童星培训,这是一个伪说法,而且童星也不是培训出来的,很多公司都是打着童星培训旗号来招生而已。而这些所谓的童星培训包装,也从前期的课程体系搭建、培训,到后期的演艺经纪出口,形成了一条少儿艺术培训的完整产业链。
北京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带着3岁的女儿逛商场时,曾多次遇到类似的所谓“星探”。第一次碰到这种童星“星探”,她的老公还信以为真,与对方加了微信。
在刘女士看来,这些所谓的“星探”也会选择特定的目标群体。好在事后有朋友提醒,刘女士才没有上当。
刘女士说:“他当时没说要包装,就说我家的小孩很适合上电视、走模特,通过他们公司宣传,根本没提钱。因为我有一个做传媒的朋友告诉我是加了微信以后,他们会约小孩去参加节目,让孩子走模特之类的,如果孩子需要再包装,就再需要钱。”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宣称以童星包装的培训机构不在少数,其中一家培训机构客服人员表示,该公司有专业的师资力量,经过公司培训,孩子有机会可以承接一些广告,当然价格也同样不菲。
这位客服人员介绍说:“针对3到12岁儿童进行的模特培训,会给孩子有一个专业的测评。我们这个品牌是有一个平台赛的,但不是你来了就一定有(参与资格)。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各方面都非常好,品牌方也有这样的需求,那我们会把孩子推荐上去,如果孩子ok的话就没有问题。三段课程如果全部学完,应该是2万多一点。”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各类所谓童星培训机构的出现,因这类教育培训引发的合同纠纷也时有发生。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明欣分析指出,这些所谓的童星培训抓住了一些家长的虚荣心理,包括把孩子非常迅速的培养成为童星作为手段,非常吸引家长。这些公司可能在合同的设计之初就给自己留下模糊地带和灰色空间,这样他的操作弹性就比较大。家长很难以质量不符合为由对他们提出要求。对于公司来说,用这种模糊的合同、用这种完全没有办法达到一般服务质量的手段去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其实对孩子来说也是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害。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刘卫兵看来,在青少年培养上家长还应遵循孩子成长的正常路径。如果真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潜质,可以做这种培训,但是一定要找正规的培训机构。像这种打着童星名义的培训,实际上有很多机构的初衷就是收费。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骤风天气频至 阿城区城管部门及时排险2021/08/30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和道德建设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举措出台
- “钓鱼”敛财!揭“演艺练习生”招募乱象
- 我国将建立实施北斗基础产品认证制度
- 悄然离世的罗格,是怎样的奥林匹克“掌舵人”
- 日本学者驳斥西方关于新疆的歪理邪说
- 秘鲁发生两船相撞事故至少11人死亡
- 日本多名教师染疫 曾带学生观看东京残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