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衢州10月31日电(记者 周禹龙)身高背宽,正方形的脸上架一副近视眼镜。看着眼前这一营养不良,瘦骨嶙峋的高二学生金庸,特意赶来浙江衢州石梁镇的《东南日报》“笔垒”主编陈向平终于见到了《一事能狂便少年》的作者。
《一事能狂便少年》是金庸在浙江衢州读高二时发表的文章,也是他一生最早公开面世的作品,但随着时光流逝,几乎已被遗忘,远远不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出名。
但在这里,金庸度过了他难忘的高中时代,也留下了他属于少年人的“狂”。
当时,衢州中学有一个阵容强大的教师群,金庸在这样的环境里无疑如鱼得水。他到石梁不久,就在金华的《东南日报》发表了两篇文章,用的是老师给他取的笔名“查理”。
第一篇便是《一事能狂便少年》,标题来自同乡前辈王国维。当时衢中文风很盛,老师、同学发表文章是常事,但金庸的文笔犀利,见解独到,字里行间将训育主任“教训”了一顿,在衢州中学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另一篇是《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闻偶感》,刊登在《东南日报》“壁垒”副刊的版首,金庸对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名句大胆地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他在文中不但批评了“一切吟风弄月、缺乏战斗精神的思想”,且蔑视“自我怜惜的心理”。
除了会“写”文章,金庸的“狂”还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记者在衢州市档案局查过金庸同班同学的所有成绩,有公民、体育等15门功课,平均分以六七十分居多,金庸平均成绩82.9分,全班第一。
曾在衢州中学初中部就读的何因回忆,在全校性的各项活动中,金庸多次崭露文才。
何因说,“1941年全校举行双十节文艺会演,金庸自己编导并主演了英语话剧《月亮升起》,全校英语教师一致称赞金庸发音正确流利。”
何因当时在石梁镇初中部就读,由于堂兄何英鹗的关系认识了金庸。好几次金庸从下静岩来石梁,还专门到教室找何因。
在衢州求学期间,金庸不但成绩好,其为人处世亦为人称道。
1941年5月,日寇于衢投细菌弹,衢城暴发鼠疫,他的同班同学毛良楷染上了鼠疫,一时学生、校工逃得干干净净。班主任姜子潢只好拿出钱来,重金雇了两名农民抬他至衢江中的一艘隔离船上。
当时,金庸作为班长,虽然心里很害怕,但却很勇敢,在黑夜中跟在担架的后面,直至江边与毛良楷垂泪永别。
事后,金庸自谦说:“整个抗战期间,自觉有点勇气的事就只这么一件。”
没想到,这样平静的求学生活很快结束了。1942年5月24日,日军攻陷金华,衢州危在旦夕,学校决定停课疏散,毕业班也就提前草草毕业。学校还给学生发了流亡学生证明,一张小奖状大小的纸,上面印着“衢州中学”的公章。
但金庸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与其他衢州同学、朋友一行八人,带着随身衣物和路上吃的炒米,挤上江西的火车,继续乱世求学梦……
虽然在衢州中学不到两年,金庸始终记得少年时代求学、生活过的地方。
2004年10月,他首次回访母校题下28字:“温雅豪迈衢州人,同学少年若兄弟。六十年中常入梦,石梁静岩夜夜心。”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2021/08/27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五个一百”,浸润心灵的力量
- 27日新增确诊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云南)
-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庆谈判
-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给网络活力护航 为网络正气撑腰
- 穷兵黩武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钟声)
- 多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长换人 纽约州新冠死亡人数“追加”1.2万
- 埃塞俄比亚地方暴力冲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