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2018年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周年。“拔尖计划”是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实施的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其目的是培养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国际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拔尖计划”起初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重点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进行试点。2016年1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函,同意中国科学院大学加入“拔尖计划”。
日前,来自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大、复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在“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论坛上汇聚一堂,围绕“双一流”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一流本科教育的要素、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概念与内涵式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培养未来领军人才、通识教育与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体系等话题,研讨如何办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在致辞中表示,一流本科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目标。其核心依然是提高质量,提高竞争力。学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成效。康凯表示:“一流本科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教育水平,教师的德与才是否是一流,是内涵建设最关键之处。”他同时强调,形成良好的校内治理体系也很重要,“一流本科的内涵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充分释放教学生产力活力的学校内部体制机制。”他建议高校要下大工夫,研究学校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内部治理体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在发言中,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本科教育提供了未来人才成长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本科生正是希望“从博士、硕士的培养角度来思考本科培养的独特道路,想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从本科生开始。”王艳芬强调,学校希望招进来的学生是胸怀科学理想的,希望学生们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受到科学情怀的熏陶,毕业后,能够带着科技报国的理念走出校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期待短期内有一个很好的成果,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要有科学可靠证据为基础的可持续的培养方式。”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在发言中表示,在人才培养中,拔尖人才需要有“试错”的精神和能力,培养拔尖创新的环境也需要有“容错”和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制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在发言中表示,在研究型大学里,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他认为,要建设高质量的一流大学,首先大学要处理的是规模和水平之间的关系,控制好大学的“大”,大学要回归到“学”上面,理顺教学和科研、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关系。
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协办。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资助。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项目实体提供服务 通河县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2021/08/29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五个一百”,浸润心灵的力量
- 27日新增确诊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云南)
-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庆谈判
-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给网络活力护航 为网络正气撑腰
- 俄媒:美情报溯源无“实锤”也不会阻碍其“甩锅”中国
- 美国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学和世界
- 柬埔寨官员: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损害国际抗疫合作
- 搞军演、拉盟友,美国“秀实力” 东南亚国家为何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