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教育  >  龙江教育  >  龙江要闻
搜 索
教师刘洋:“让孩子们的天真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2019-01-03 11:11: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讯 一名男教师,三尺讲台,四十五名学生的“孩子王”,十载教学,为何如此执着于这份事业?“我想让我的学生,都能保留着一份天真,让这份天真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四年三班班主任刘洋坦言。

刘洋在公开课上讲课

  作为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已成为吸引人才的“宝地”。今年8月,在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长石瑾娜带领下,刘洋和百余位教师一同来到哈尔滨新区,成为哈新区师范附小的开创者。刘洋坦言:“我是一名教师,希望能为新区建设尽一份力,让新区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系统的教育。”

  不以成绩论“英雄”,刘洋倡导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按学习成绩排名只有一个第一,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参与各项活动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发掘自己的长处,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每一个孩子都保持自信和自尊,这才是教书育人的宗旨。

刘洋在给学生们讲解课外知识

  刘洋班级里的班干部是“轮值”的,每位同学都会有机会当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如此一来,每位同学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一些学习能力欠佳,但某些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同学,同样是他关注的重点,努力挖掘闪光点并“委以重任”。

  现在他所教授班级里的一位女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发言,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汇报演出中,刘洋发现她文艺专长特别突出,便鼓励她当班级的文艺委员,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文艺活动中,并获得校内一致好评。孩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课专注力更投入,课堂发言变得活跃,优秀的表现,如今的她已经成为哈尔滨新区第一届少代会代表,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的大队干。

  刘洋上课总“跑题”,是他的教学“特色”。从“三顾茅庐”能讲到“草船借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千米”,就带着他们去操场“跑圈”,以此更加直观的增加孩子们的认知力……正因为“跑题”,才调动起了孩子们课堂上的积极性,让每为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尊重班级的每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这让刘洋在班级的“人气”特别高,上课他是学生们的老师,下课他则成为了他们的“爸爸”。每次下课,孩子们都“前呼后拥”的围着他,叫他“爸爸”,和他谈理想、谈兴趣!

  学生王馨彤告诉记者:“刘老师特别的‘神奇’,懂得特别多。我们不懂就问,每次他都耐心解答!我们犯了错,刘老师从不急躁,都是耐心和我们讲道理。他和我爸爸一样!”

  “慈祥”、“不怒自威”、“我们不怕他,但尊重他”……当记者说道如何形容刘洋时,孩子们争抢着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刘“爸爸”!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小提倡:让每个学生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如何让目标落地?如何让每位学生接触艺术?了解艺术?一直困扰着刘洋。

  吹拉弹唱都会的刘洋,善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气质。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洋接发现口风琴能提高孩子们的音乐内涵,还适合在全班推广。于是他亲手教每一个孩子,从指法到气息再到乐理知识,细致入微。没多久45名孩子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口风琴演奏技巧,并多次在学校演出中集体亮相演出,每次演出都在校园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如今这个“布谷鸟”艺术特色班集体,已成为了校园中的“招牌”。而孩子们也在表演中,提升了艺术品位,学习风貌及综合表现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洋告诉记者,哈尔滨是“音乐之城”,孩子们应该从小接受艺术熏陶,而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责任编辑:王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