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北京高校艺考目击:艺考不易追梦无悔
赵旭 魏梦佳
在中国传媒大学,来自广东的考生张可背着画板、抱着颜料,刚走出考场,便又迎着冷风去查看另一场复试的考场安排。今年她报考了该校的3个艺术类专业,均取得复试资格。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去,2019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已悄然拉开了帷幕。连日来,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各考点外,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追梦”的考生和家长。
据悉,今年北京艺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竞争更加激烈。北影今年本科计划招生520名,但报考总人次达近6万,同比增长约31%;中戏共有6.7万多人次报考,比去年增长1.6万多,为历年报考人数之最;传媒大学今年也有近5万人次报名参加初试,人数再创新高,其中2.3万多名考生进入复试,角逐793个招生名额。
面对汹涌的报考人潮,考生们在寒风中奔波各地,开启追梦之旅。
独自一人来北京考试的张可心里装着一个“动画梦”。她从初中开始就对动画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时明确了艺考方向,希望能在动画专业学习,将来制作出经典的动画作品。“艺考虽然辛苦,但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我愿意。”她说。
来自江西的考生张蔚楠刚走出考场,脸上挂着微笑。这个大男孩一直喜欢戏剧影视,但因为艺术道路艰辛,家人并不是很支持他艺考。“我知道从事艺术这一行不容易,但我认为艺术也是指引一个人成长的航标灯。”他说,“既然追梦,就无怨无悔。”
每年的艺考都倾注着家长们的关爱和希冀。大年初六,48岁的韩高明就带着女儿从家乡山西忻州赶到北京,帮助孩子专心准备复试。在传媒大学的考场外,他笑着介绍,女儿对导演工作有很大热情,平时也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担任导演,希望她可以如愿攻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近年来,北京各大院校在艺考中越来越重视考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今年传媒大学还在原有语数英考试类别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史哲考试类别。韩高明认为,为了国家建设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要。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她可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不仅抓艺术,也要抓文化。希望她这次考试顺利!”这位父亲说。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经开区、平房区发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万多张多米诺牌再现38个夺金时刻2021/08/10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确诊,上海3例江苏1例
- “一带一路”合作助力战疫情、稳经济
-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直万金
- 公安机关积极维护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稳定
- 美国“基础病”:“美式军事干预”的丧钟已敲响
- 补壹刀:BBC,又推出一个新“演员”!
- 稳定供应链,中国为世界雪中送炭
- “弱肉强食”该扫进历史垃圾桶了(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