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显示:
六成儿童参与课外班平均每年花费近万元
光明日报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王海磬)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儿童参与课外班日常化,课外班已成为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成儿童参与课外班,上学日5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3.4小时,周末两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3.2小时。每个儿童平均每年课外班的花费为921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为12.84%。
《报告》以全国10个城市和农村的14874名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3岁至15岁儿童(或家长)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利用、课外班参与、日常作息时间、假期校外生活、校外生活评价五个方面分析其基本状况、影响因素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报告》指出,应试教育对儿童参与课外班目的有较大影响,44.39%的儿童或家长认为参与课外班是为了“提高成绩”,32.83%为了“掌握知识”、21%为了“掌握学习方法”、17.81%为了“培养学习习惯”等。
报告显示,在上学日,平均每个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分配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类别是做作业(包括学校作业、课外班作业、家长布置的作业、其他作业),占时87.85分钟。在周末,占据儿童校外生活时间最多的事项是外出游玩,占时116.20分钟。在假期,78.7%的儿童有暑假走亲访友的经历,62%的儿童有外出旅游的经历。
对于儿童的校外生活,85%以上的家长表示“很重视”,60%的家长、59.3%的儿童对目前的校外生活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90%以上的家长认为校外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很有价值。95%以上的家长、89.5%的儿童认为校外生活有效提高了(儿童)人际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游戏休闲时间较长。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13.90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时间为16.6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为12.75分钟。儿童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已经跃居第二位。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
《报告》认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要更加关注儿童校外生活,科学规划儿童校外生活时间,提高儿童校外生活质量,为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10版)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南岗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处置全流程演练2021/08/16
- 风波男星深夜宣布:告别演艺工作2021/08/15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6例
- 中国运动员和围观年轻人为何都这么给力
- 纪检监察机关完善制度机制 推动打伞破网长效常治
- 福厦高铁泉州湾大桥成功合龙 中国高铁迈入跨海时代
- 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下周觐见最高元首,或宣布辞职
- 塔利班逼近!“孤城”喀布尔上演“惊魂一日”
- 美机构:今年7月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月
- 俄一架别200飞机在土耳其境内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