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龙江教育发展新局面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赵国刚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全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东北地区的“短”主要是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和思想观念短板。他强调: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解放思想要经常抓反复抓,努力在深化省情认识上解放思想,在上下结合上解放思想,在制度创新上解放思想,增强机遇意识、人才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教育系统要率先解放思想,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省教育发展与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实践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还面临不少困难,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应对这些新挑战,教育部门必须率先从思想上“破冰”、在观念上“突围”,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切实增强龙江人民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一、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价值导向
加快推进龙江教育现代化,建设科教强省,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省“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必须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基础教育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要补齐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这两个短板。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尽快出台我省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扩大资源供给,继续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尽快补齐短板。三是强调普及普惠,加快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四是在全省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行动,把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破解“城挤乡弱”问题。一要跳出乡村办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规模,指导、带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二要跳出学校谋发展,科学筹划乡村学校未来。修订完善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大校额。三要跳出功利保控辍,妥善处理撤并问题。要兜住底部,办好乡村的两类学校,加快推进优质均衡,使农村孩子就近上得了学、上得好学。
二、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育重要使命,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努力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充足的创新动力。
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找差距、找需求,找路径,真正让高校走进新时代,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二要创新评价利益机制,倒逼高校分类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着力应用型转型,加快一流专业、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龙江一批应用型示范高校。三要开拓创新,按照产业牵引、学科支撑、专项突破的思路,加快“双一流”建设,服务“百千万”工程,在校企联合、产学研用结合上加大力度,提升引领、支撑、服务能力。四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相关高端人才政策,在发展平台、发展格局上下功夫,实施好“头雁行动”,“固巢留凤”、“筑巢引凤”。
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20条意见,加快“三个转变”,即: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努力构建支撑龙江“六个强省”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继续实施“双高计划”,推进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加大“三教”改革力度,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二要加强产教融合建设。加快研制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落实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办好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形成示范效应。三要强化招生和评价制改革。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
三、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近年来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依然有一些教育问题,比如学生课外负担重、课后三点半家长接送难等,困扰着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的基本需求、高质量需求和多样化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送难问题。近年来,各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在小学三点半、初中四点半放学后,学生接送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在职家长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督促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主动承担责任。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形式,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超纲教学、违规收费、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补课等过重的课外负担,使很多学生焦虑、厌学、恨考,这些现象在省会及较大城市、人口聚集区和个别所谓“热点”民办学校尤为突出。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措施,在基本均衡基础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后服务,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持续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中小学“四零承诺”,对违规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或从事有偿家教的,依法追究责任。要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家长会、专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家长科学认识并切实减轻子女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一方面,要精准扶贫助学,分学龄段、分地区、逐校逐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台账,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学生,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申请资助举证难问题,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另一方面,要精准控辍保学。聚集“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实行省市县乡村控辍保学“五级联动”和包保责任制,确保打好打赢控辍保学这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长治久安之战。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宾县年中“擂台赛”赛出发展加速度 “菜园革命”助力乡村振兴2021/08/13
- 牛!小伙推倒2万多张多米诺牌再现38个夺金时刻2021/08/10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国家卫健委: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暴雨蓝色预警!安徽江西等地有大到暴雨
-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超6000万 有你吗
- 14类常见动物致伤有了国家级诊疗规范
- 澳大利亚新州单日新增病例创新高 年轻人感染率上升
- 日本多地普降大雨致一人死亡两人失踪
- 开学仅两天 美国佛州440名学生因疫情被隔离
- 英国国防大臣: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错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