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推动“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在这场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中,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工作,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提高人才培养各环节教学质量方面,教育部通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提高课程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改进实习运行机制,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建设共享型实习基地,提升实习效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向学生开放力度,统筹规范科技竞赛管理,强化科研育人;通过完善教材建设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优秀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印发,决定于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2019年计划遴选4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分三年实施,经高校申报、教指委推荐等程序,确定建设点名单。同时根据前期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统筹。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与此相对应,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工作方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年,“拔尖计划”升级到了2.0版本。2019年8月,《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3号)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定位、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模式,提出2019-2021年分年度在大理、大医、大文等领域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目标和改革任务。
目前,新工科建设正在进入再深化的新阶段,从轰轰烈烈到扎扎实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首批认定了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项目群,加快项目交流沟通,集聚产业资源,推进校际协同。为推进新工科再深化,2019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工科教育体系,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市场局多措并举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2021/08/12
- 牛!小伙推倒2万多张多米诺牌再现38个夺金时刻2021/08/10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卫健委:11日新增本土确诊61例 涉及5省
- 国家将逐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控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 金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人民币贷款7月增加1.08万亿元
- 图解|这八个“全球第一”,美国还真“名副其实”!
- 泰国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有望年底进入临床试验
- 为控制数量 纳米比亚售出57头野生大象
- 阿尔及利亚森林火灾已致6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