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11月23日电(记者 丛芳瑶 李伯玺)阅读和写作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写能力作为信息获取和输出的一项基本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
22日,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峰发布并详细解释了《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这是由汪峰教授以及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二民,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读写现状合作完成一份调研报告。经过对包括北京、上海、河北、安徽、福建等三十余个地区的三万余份问卷分析来看,仅有6.15%的受访者表示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50.05%的受访者每日阅读时间仅为0.5—1小时。同样,受访者每周花在写作上的时间也并不乐观,花费0.5—1小时写作的人占了大多数,约为42%。
为何中小学生的读写时间不足呢?实际上,89%的受访者对阅读感兴趣,81%的受访者有丰富的可供阅读的读物,78%的受访者表示家中藏书丰富,可自由选择读物以及经常购买图书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86%和71%。此外,对写作感兴趣以及非常感兴趣的受访者比例也占到了88%。
由此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阅读和写作是存在着较大兴趣的,而且身边也不缺少读物,就此,汪峰教授明确指出,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来说,“兴趣不是问题,读物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
那么,孩子们的时间究竟都去哪里了?2018《资优高中生高考科目的选择特征分析》曾做过一项统计,资优高中生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9.54小时,校外学习时间为1.28小时,课外阅读时间为0.52小时,上网时间为0.25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0.52小时,与他人交流时间为1.45小时,上学交通时间为0.8小时,其他时间如休息吃饭时间为9.64小时。由此可见,现在青少年的时间中心仍然以在校学习时间为主。
针对中小学生读写时间被严重占用这一问题,汪峰教授建议,当前关键的任务,就是保证中小学生的读写时间,学校要对读写方法作系统的研究与有效教学,针对青少年,按照年龄、知识结构、性别等,将读写能力细化为分级教学,保证各阶段青少年都有适合自己的读写能力训练。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市场局多措并举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2021/08/12
- 牛!小伙推倒2万多张多米诺牌再现38个夺金时刻2021/08/10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卫健委:11日新增本土确诊61例 涉及5省
- 国家将逐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控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 金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人民币贷款7月增加1.08万亿元
- 图解|这八个“全球第一”,美国还真“名副其实”!
- 泰国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有望年底进入临床试验
- 为控制数量 纳米比亚售出57头野生大象
- 阿尔及利亚森林火灾已致6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