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包袱,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观潮亭·“双减”政策落地之后②)
“小小少年,背着书包,做不完的作业……”曾经,这是多少孩子真实的写照,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这样的局面有望改变。
笔者回想起学生时代,小学阶段尚可,自从升至初中,也常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放学一到家就得赶紧抓起笔赶作业,如果哪天贪玩耽误了时间,就不得不忍着巨大的困意和疲倦“开夜车”。作业倒是写完了,可第二天往往困得要命,上课无精打采、难以集中注意力,课间10分钟成了“黄金补觉时间”,而且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一到课间,放眼望去,教室里往往睡倒一片。
至于周末和寒暑假,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轻松,甚至有学生吐槽“不如不放假”,为啥?因为这个时候,名目繁多的校外培训接踵而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让原本令人期待的假期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之前有网友晒出孩子的暑假日程表,算下来一天要上10个小时的课!一个假期下来,瘦了家长钱包不说,孩子也累得够呛。
这样做的效果好吗?未必。
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一度就像两个沉重的包袱,结结实实地压在学生的肩膀上。重压之下,学生们整天埋头于作业,难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又缺乏锻炼,极易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增加近视、肥胖的概率。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更是孩子们身体拔节的关键期。万物生长,各有其时,如果因课业负担重而影响了正常发育,岂非因小失大、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弓满易折,弦紧易断。如果孩子长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如此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造成心理扭曲,把学习视为竞争的手段,把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影响健康的人际交往。与此同时,由于疲于应付课业,没有时间感受大自然、深入社会,缺乏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创新思维和能力,给孩子们养成自信阳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人格制造障碍。
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意见提出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就是要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当前,北京已经开始推进“双减”行动,其它地区也陆续推出了相关举措,希望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只有把学生从刷题苦海里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孩子校外培训的焦虑中解放出来,遵循教育规律,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话枚)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双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卫视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协:将禁止武汉队注册新球员 怎么回事?2021/09/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二连浩特全员核酸检测
- 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定了! 三人乘组名单
- 2022年度国考即将报名 计划招录3.12万人
- 国家统计局: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 多国联军打死108名也门胡塞武装人员
- 美国加州阿里萨山火持续蔓延 附近居民开始疏散
- 挪威男子持弓箭射向路人已致5人死亡2人受伤
- 法国官方敦促民众在明年夏季之前仍须对疫情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