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讯 校企协同,如何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如何培养既懂技术又通行业的AI复合型人才?产学研一体,如何赋能地方产业发展?6月13日,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来自全国5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共探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秘籍”。
以产教融合之笔,如何描绘豫东大地教育蓝图,书写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篇章?商丘学院的回答是: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它们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将产业需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校地共生,产创融合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教育与实践结合才会更有效。据商丘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称,学校与商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睢县产业集聚区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起“一院一品”特色发展格局。具体到学院上,计算机工程学院与商丘北航星空创新园共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导师驻校指导、学生入企参与技术研发的“双导师”制,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在智慧农业领域,学校联合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省级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教师挂职锻炼、学生参与“豫东地区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现如今,AI这么火,学校教育怎么能合理利用,正确引导?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专门成立了“AI数字化产业学院”。
学院与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立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产业学院,不仅获捐价值71万元的实验设备,更构建起“教学+实践+研发”三位一体创新平台。
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行业专家上讲台的垂直整合项目化(VIP)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即可完成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如“中科院数据采集预处理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姿态检测和手语识别项目”等10余个校企合作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这种“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反哺地方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虞城县幸福童依种植合作社里,师生联合攻关的“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攻克了温室大棚土壤成分测定的关键技术。
梁园区华夏路的街道环境升级改造项目中,园林城规教研室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城市美化方案,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育初心。
将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学校创新“一核一站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站为枢纽,搭建学校专业课程教育、驻村基层服务锻炼、企业生产实践教育三个平台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双创训练多效联合为路径,着力培养“懂农林、有才干、善经营、爱农村”新农科人才。
此外,学校与多家行业龙头、地方重点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共建11个产业学院、254个实习基地。

各学院还立足自身专业特色创新育人模式:经济管理学院打造OBE理念实践平台,学生参与“双11”大促助力合作品牌创收17.6亿元。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职己就业指导工作室”,破解艺术类学生就业难题。学校年均百余场行业讲座、企业导师授课,在校生获得实习实训机会,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创新链-就业链”四链贯通机制。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校园到田间,商丘学院正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构建起“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这种“把企业搬进校园、把课堂设在车间”的育人实践,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探索出一条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路径。(何心悦 莫韶华)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口袋公园 扮美冰城2024/08/22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 未成年人检察概念曲《奉时光予你》
- 近110亿人次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
- 新学期新传承|这座西北小城 在校园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活水”从哪里来?
- 从安倍到李在明,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近90%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