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讯 省属高校如何扛起“一流学科率先突破”使命?6月24日,“高校赋能共建支点——2025全国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大型主题活动走进武汉科技大学。来自全国30家主流融媒记者共同聚焦这所省属高校挺起“钢铁脊梁”的创新实践。

锚定支点共话钢火使命
作为一所传承着“钢铁基因”的百年学府,武汉科技大学始终与湖北发展同频共振。从支撑长江流域钒资源绿色开发到引领耐火材料国际标准制定,从突破高端特种钢“卡脖子”技术到培育战略新材料产业集群——武汉科技大学正以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奋进之姿,挺起服务“建成支点”的“钢铁脊梁”。

在媒体座谈会上,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介绍,学校扛牢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率先突破”使命,切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聚力科技自强,高端特种钢支撑极地工程、全球跨度最大悬索桥;突破钒提取技术开辟“钒蓝海”;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成果转化1.5亿元。聚力学科优势,耐火材料获7项国家科技奖,培养领域内50%以上博士和90%上市公司负责人。聚力改革攻坚,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攻坚行动持续产出重大创新成果,不断增强支点建设的创新策源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副总经理孙永军表示,在湖北省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进程中,武汉科技大学凭借深厚的学科底蕴与创新的科研机制,不断探索新的成果转化模式,让一批“创新之花”绽放在湖北产业链上。此次活动旨在讲好“以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以一流成果促一流服务”的奋斗故事,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
叩问发展亮出冠军作答
在互动提问环节,媒体记者围绕打造“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现场提问。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中,如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民网记者熊旭关注到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系列亮眼成果。

材料学部执行主任李享成亮出“冠军履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建成耐火材料的“单项冠军”——参与承担“六五”以来耐火材料领域80%以上的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支撑火箭发射、C919等国家战略任务和核电机组、滨海跨海大桥、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特别提到,学科为国际耐火材料教育与研究联盟(FIRE)唯一中国高校成员,是国际领先的耐火材料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建设如何实施成果转化、服务湖北?中国网记者曾瑞鑫进一步追问。

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夏绪辉以数据作答:学校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需求,实现了1.5亿元成果转化,创造湖北高校院所单笔技术转让交易最高记录。在锂电池领域,针对目前电池因为负极材料容量低而导致能量密度不足的问题,相关团队突破高容量低膨胀硅制备的国际难题,开发了新型大容量硅基负极材料产品,在随州建成每年产量300吨的生产线。获得了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随后,全国主流融媒采访团的足迹深入武汉科技大学校园,以媒体视角,沉浸式观察、全方位体验这所百年学府以科研创新为舟楫、以产学融合为风帆,在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的科技攀登之路。(记者林杉许文秀通讯员程毓蔡路)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口袋公园 扮美冰城2024/08/22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 未成年人检察概念曲《奉时光予你》
- 近110亿人次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
- 新学期新传承|这座西北小城 在校园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活水”从哪里来?
- 从安倍到李在明,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近90%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