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此类问题编辑部接到过多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均对此事提出疑问。记者就此事进行调查后得知,风华校已经由哈尔滨市动力区教育局接收,目前仍处于3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风华校仍保持原有招生政策不变。
3年过渡期风华校仍无校区
哈尔滨市风华校初中部校长宫赞告诉记者,大多数家长只知道有风华校,却不知道风华校只接收风华机械厂的子弟,而对外招收“择校生”的是他们具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建华校。按照风华机械厂与哈尔滨市政府签订的协议,风华校享有3年的过渡期,在这三年中学校不会改变原有的招生政策。宫赞说,每年风华校招收的学生中企业子弟的比率非常小,大多数都是“择校生”。
经费暂时不由省财政担负
记者从哈尔滨市国资委了解到,企办校转公办校是2004年国家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部分,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将原本的企业办学转为公办校。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经有100所企办校完成了转制。企办校转为公办校后,每个学校享有3年的改制期,改制期间市属学校的教育经费由企业和市财政按比例进行给付。省属学校由省财政全额拨款。而风华机械厂属于央企,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和企业共同负担。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风华校教育经费中由国家财政补贴的部分已经下发,国家财政今年给风华校的拨款为1180万元。这笔钱用于教师开支等个人经费和学生教育的公用经费。
3年后风华校可能会划定校区
动力区教育局初教科科长李向前告诉记者,风华校在他们没有接收前就属于两种体制的学校。风华校只接收本厂子弟,而风华校参与办学的民办公助学校建华校则面对全社会招生。建华校是符合教育局规定的、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民办公助学校,并且是风华校的招生主体。今年风华校由动力区教育局接收后,距离新学期招生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且学校有3年时间来保证它的平稳过渡,所以仍然按照原规定进行招生。
李向前还说,在风华校附近的居民区属于中山路小学的校区,这个学校并不是生源充足的学校,如果将中山路原有的校区划分出去很可能造成该校缺少生源“吃不饱”的情况。区教育局在3年的过渡期内也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在3年后将风华校划分出去,风华校和建华校将完全分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届时风华校应该会有自己的校区。
□记者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