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招考公告及招考简章已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报考及复习备考,新浪考试频道联合华图公务员特别邀请到公务员考试辅导名师伍景玉老师于2006年10月11日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第一时间点评新大纲行政能力测验部分。以下内容为本次访谈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今天2007年中央国家公务员机关考试公务员科目的考试大纲于傍晚公布。我们今天特别邀请了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伍景玉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大家回答一些关于考纲方面的问题。
请问伍老师,您比较2007年跟2006年考试大纲,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变动的地方?请给大家讲一讲。
伍景玉:我们的新大纲出来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大纲主要由几大部分组成,跟我们的考试是相统一的。从大纲的组成部分可以逐块做一下分析。
第一块,考试性质还有测试目的的介绍。我们从考试性质和测试目的这一块,跟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比较来说,它体现了一个主旨,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加强调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大纲的具体资料、具体描述可以看出来,大纲当中有一块是新加的,在考生性质和测试目的这里,在规定的编制限额之内按照确定的招致录计划,针对相对空缺的职位面向社会招聘的公开的职位。这里考生应该注意两点,一个是强调面向社会,强调了公开性的考试。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在一定层面上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考虑层面或者是重要的地位。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描述过程当中没有提到公开性和社会性具体的指向、具体的描述点。今年增加这个,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将来在参加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个主旨性、引领性的思维,就是我们的考试会更加透明、更加公开。
职位这一块,我们在考试性质和测试目的当中,以前描述的是针对报考者进行考试。而现在新大纲所做的具体的阐释是针对所有的职位进行的考试,而且后面还说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然后是针对已经缺的职位进行的考试。我们的考生就应该注意,在这个层面上是更加强调了职位的描述。以往我们强调的是报考者,从报考者的角度转向职位的角度,要求大家就要以职位为最终核心点,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在报考的环节就更加要注重职位这个环节。
这是我们从考试性质和测试目的出发。
公共课的考试结束之后还涉及到将来的面试和专业课考试的环节。新大纲描述的公共笔试之后招录机关将按照一定的比例组织笔试合格的报考者参加考试和面试。以往大纲说的是招录机关按照笔试合格的报考者的比例,按照这个比例组织面试或者是专业课考试,这样在一定层面上提前了比例,而把笔试合格的报考者这个描述放到了比例的后面。
这样分析,新大纲当中体现的是在一定程度招考的过程中是以招录机关的比例为首先考虑点,跟原来直接合格的笔试合格的考生的角度有了相应的转向。因为考试合格的环节,可以说只要达到了我们笔试的过线分数,就有面试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新大纲描述的是招录机关按照一定的比例组织公共课考试合格的报考者,报考者放到了比例的后面,这样所有的考生就要注意一下,将来我们通过考试的,拿到通过线资格的考生不一定会进入面试的环节,这中间还有一个比例的问题。有些机关招录的过程中报的人数特别多,这种情况下即便分可能比较高,比如已经达到了单科70分以上,但是可能还是没有面试的资格,因为现在强调比例了,不再完全强调报考的笔试合格的人群报考者的层面了。
还有他在笔试合格之后有一个专业课的考试和面试,原来大纲的层面是专业课考试或者是面试,而现在描述的是专业课考试和面试。这是一个选择关系变成了一个并列关系,大家在面向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笔试通过了之后要经历的是两个环节,两个环节才能进入到就职这样一个层面,两个环节当中,一个是专业考试,一个是面试,跟原来“或”的选择有了一个并列的关系。
主持人:伍老师,是不是说专业考试跟面试都要进行?
伍景玉:从大纲的表述来看,我们通过笔试的这些报考者,将来都要参加专业课考试和面试。
主持人:如果各个部门有不同专业要求的话,就会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命题了。
伍景玉:应该说国家各部委在招考的过程当中,只要是通过了笔试,进入各部委的复试环节都要经过专业考试和面试。
刚才我们说的是考试性质和测试目标这个角度进行的新大纲的分析。
第二个层次,考试科目新大纲的表述。我们今年考试大纲本次公共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方面,仅此而已。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关于考试科目还有附带的一些资料、表述,比如说去年下面接着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分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类考试。我们的试卷表述分成行政职业能力一和行政职业能力二,今年没有任何表述。我们可以结合一下今年具体的政策和具体的法规,我们今年2006年1月1号国家公务员法开始实施,公务员法实施的层面,在公务员法当中已经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分类,分成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如果单从公务员法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应该把公务员考试的试卷分成三张才对,但是今年新大纲出来,我们看到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就界定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上,没有再细化去分。所以,这一块要求大家注意,已经不再有行政职业能力一和行政职业能力二的测验,更没有2004和2004以前的行政职业能力A卷和B卷的划分区别了。将来大家要考试的时候,所有的报考者要参加的都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所有应考者所面对的试卷都是一样的。这是第二点考试科目新大纲给大家的分析。
第三,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我们今年新大纲中所描述的是:公共科目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比较简练,没有任何其它表述的东西。但是过去考试大纲除了这个表述之外还有考试时间的表述。比如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时间在考试方式,说完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之后,界定考试时间是11月26日,写得很清楚,但是今年考试时间在考试大纲并没有任何体现。这是考试方式的分析。
第四,关于试卷内容和考试结构题型的分析,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因为将来所有的考生面对的都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张试卷,还有申论这张试卷。主要今天是针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做的解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大纲的综合描述跟去年相比,顺序有一定的调换,但是实质内容没有绝对的更改。可以从它的具体表述当中做相应的分析,主要测量报考者必须从事公务员具备的潜能,接下来就是试卷的具体组成。试卷主要包括大家可以感觉顺序,试卷主要包括言语理解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往年的表述不是这样一个顺序,虽然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卷的顺顺序是这样,但是206年考试大纲常识判断在言语表达前面,顺序上大家注意一下,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具体表述顺序参照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是我们也绝对不排除有一定的排列顺序的有其它的组合。
主持人:今年试卷顺序可能有一定的变更。
伍景玉:从大纲的具体分析,因为大纲的表述变了,我们在具体分析这个考试大纲的层面就要做这样一个分析。但是今年的变化度应该不会特别大,也就是顺序上变化也不会有太明线的变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总体要求依然还是四选一的客观性测试,大家面对的考题还都是单选题,相对选择的难度没有加大。考试时间依然是120分钟,具体分数还是100分
作为总分。这些表述跟往年的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关于试卷的具体结构。试卷具体结构变化显现得比较清晰,第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往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表述是,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大家的着重点、变化点,新大纲大家要着重感知的一个点是2006说的是综合分析能力,但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出来的时候,是把综合分析能力更加细化了,细化的层面要求大家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要从细化的角度出发了。因为言语部分的题型相对来说是有跨越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在2003、2004左右经历了一个转折,由文章片段阅读,大篇幅的4到6百字,下面跟的题是4到6道题不等,这种题型转向了纯粹的片段阅读,一个片段跟着一个题。现在在我们的大纲当中表述的更加细化,就要求大家对言语理解这种题型,从它的发展历程上再做一个更细化的把握。因为我们今年的新大纲的表述,大家可以再感知一下,把综合分析能力拆成了下面几块。拆成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就要求大家在经历了言语理解这种题型的演化、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演化过程当中,要求大家从历史的层面去掌握言语理解这个题型。今年考试的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出现以往的2004之前的具体的词的考核、句子的考核,不单纯是从片段的角度出发。当然形式上可能依然是片段,但是实质上可能考的范围就会更加广泛,因为它细化了,细化到了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大纲当中又加了一部分更加细化的分析,刚才是宏观性的,要求大家有这样一个能力。接下来说文字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当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的遣词用句等,一般包括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题要求最符合的一项。这样大家可以理解,刚才我们说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给大家细化到了字和词的角度,同时细化到了咱们所说的各个书面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态度和所有文字信息后面隐含的东西。这样的话大家在对待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题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按照2006的模式出发了。我们在具体进行研发理解的时候,要看到历史题型演化过程当中关于词的考核、字的考核、句子的考核,也建议大家关注一下病句的考核。因为今年在分析的过程当中说“判断新组成的句子和阅读材料当中语句原意是否一致”,那病句这一块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一个体现,病句可以是单纯的病句,也可以是理解意义上出现偏差的病句。所以,要求大家在准备言语理解这一块就要拓展一下你的具体应试角度、具体应试方式。
言语部分还有一个重大的表现,往年言语理解与表达这方面的题型介绍,例题只有一个,但是今年出了两个。第一道例题可以从宏观认知的层面先感知一下。第一道例题实际上选择于2004年的真题,A类的第32题,这题主要的我国是桂花的,西南、东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在战国的时候屈原的九歌当中多次提出贵州和桂九等词,这是最早的桂入的例子。陕西城南有两处桂花,相传栽于汉代,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人们成为汉规,这一段文字下面理解哪一项正确,正确的选项是B项,理解出来了具体的资料是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东南地区种植。你要把整个片段阅读,而且要把片段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做一个归纳,同时把片段当中的细节做细化的处理。我们的B项为什么对呢?是因为和第一句话比较对,其他三句不对是因为有演绎,把片段当中的文字做了一定的演绎。A选项,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从这个层面,我们的资料当中是怎么表述的呢?资料当中只说有1700多年历史,从这个层面上不能大家随意把选项演绎,如果演绎的情况下或者是搀杂了自己历史其它知识进去,这个选项可能是错的。所以,这个层面要求大家去准备言语理解的时候,片段要严格把握它的准则,不能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知识的角度出发。
还多了一个例题,是词的考核,不给大家细化了。词的考核过程当中要求大家理解近义词、同义词,甚至是反义词,这些都要求大家做具体的分析,去应对我们的言语理解。
主持人:例题用的是2004年的例题,但是不是说我们考试也会出以前考过的题?
伍景玉: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几率非常小,为什么把2004年的真题座位2007年公务员考试大纲的例题呢?是因为公务员考试已经拥有久远性,越来越趋向考试的规范化、成熟度,所以我们选例题的时候就更加要严谨一些。我们选2004年的真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过一个考核点了,2004年已经作为一个标准型试题出给大家,所以现在拿来座位新大纲的例题,说明我们的考试越来越趋向规范化,越来越严谨。而不是说拿2004年真题做例题,就是说公务员考试就会出现像司法考试一样往年有重复的题,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我们题库在选题的过程中是很严谨的,出过的题一般不会再选。
言语理解与表达方面要求大家拓展2006备考的思路,2006主要是备考片段,现在要从词的角度、字的角度,甚至句子的角度,隐含整个意思、文章的片段主旨的角度做全面的备考,不要局限于片段。因为今年新大纲把言语这一块着重细化了。
第二部分是数量关系。
其实今年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新大纲可以感觉,所有的组成部分的点都是细化了,我们任何一大块,五大板块,每一板块的具体要求都细化了。数量关系这一块也体现出来,我们往年的表述是“数量关系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重点测查能力,比如说对数量关系具体的掌握能力”。但是今年表述的时候是把重点测查能力改成了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这样要求大家在数量关系具体备考的过程当中,要细化去处理我们的数字推理还有数学运算。
我们数量关系部分的例题依然是取了新题,往年都是延续性的2006和2006年之前,例题都是延续性的,没有太多的新点。今年的新大纲把例题全部改了,都改成了相对来说比较新的题,也就是说是比较规范的题型。
数量关系部分,第一种题型是数字推理。数字推理给大家的例题依然是6个数字缺一个,要求大家补一个,实际上五个已知,一个未知,要求大家补一个未知的,题型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题型是数学运算,数学运算这个层面大家要有一个感觉,数学运算往年的时候,它的具体例题给的依然是数字层面的例题,就相当于数字运算这个层面的。比如去年给的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的例题是2的平方乘以3个平方,再乘以4个平方、5个平方,值是多少。给大家这样一个题,但是今年给大家题的时候就相对成熟了,数学运算给大家的相当于我们广泛意义上的应用题,是这样一个例题。大家在准备数学运算当中备考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我们的备考环节要倾向所谓的广义层面应用题的备考,不要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数字具体的运算的角度,要有理解,要有具体的运用。
新大纲当中关于数字运算的表述,也更加细化了,主要表述的环节大家注意感知一下,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然后下面给大家的是相当于一个应用题层面的例题,大家就要有一个宏观的认知,给你的是要你处理的文字性的题,是关于数学运算的,把文字性的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形式,还要对数学运算进行加减乘除具体的操作,这个层面相当于比以前的数学运算认知程度要深,难度加大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