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成人仪式让1000多名学生痛哭流涕、刻骨铭心“七一”前后,哈尔滨市一些中学陆续举办了18岁成人仪式,让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众多举办成人仪式的学校中,省实验中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感恩·责任———18岁成人仪式”,给1000余名18岁学生和家长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学校:
要求上千名家长“保密到底”
据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张丽娟介绍,该校从1997年起举办成人仪式,至今整10年。如何让今年的仪式令学生终生难忘,省实验中学进行了精心策划。
4月26日,学校召开家长委员会会长集体讨论会,初步确定本次成人仪式采取“给孩子买一份成人礼物、写一封信”的方式,但近一半的家长代表对能否“保得住秘密”有疑虑。为此,4月29日,学校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家长会定在晚上7点学生离校后举行。会上,张丽娟为了赢得家长支持特意设置情境:熄灯;播放萨克斯曲《回家》;要求每位家长闭目静思,回忆自己18岁是如何度过的。同时,张丽娟副校长适时加入引导词,让家长回忆自己的孩子从婴儿到学校到高中不同阶段的成长历程,一同感受孩子的进步。最后,她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保守秘密,为孩子们的人生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美好的记忆。曲后,一些家长流泪了。大家纷纷表示会配合学校的活动。
随后,每个班的家长按人数分组,由组长负责接收各组的礼物,再统一送到学校。活动当天,许多学生看到家长拿着大包小裹,都很奇怪。保密工作相当成功。
学生:
收到的每件礼物都有“分量”
5月12日,活动正式举行。当学校举办宣誓仪式后,家长代表带着礼物走进教室,向每个学生分发,学生们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当他们打开礼物包装、读了信,禁不住泪流满面。同学们收到的礼物,小到破旧的一支钢笔,大到一米见方的子弹壳做成的模型;便宜的有几角钱一把的塑料小草,贵重的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有学生从出生到长大各个时期照片汇总成的相册、光盘,有剃须刀、篮球、哑铃,还有MP4、手表、书包、鞋子……
魏佳琦收到了妈妈用手机盒包装的礼物,打开一看是一把塑料小草,同学们看见后笑了,佳琦看了妈妈的信后哭了。妈妈在信中说:宝贝女儿,本想送你一本书,但只能送一册是很有限度的。小草,它没有鲜花那样娇美,也没有服饰那样靓丽,但当春天来临时,第一个报春的不是迎春花,也不是枝叶,而是小草。无论在夹缝中还是在高山上,它都能顽强生存,它不需要特殊的呵护,它遍及整个地球,你说它有多么大的生机!妈妈和你一样是一棵小草,希望你茁壮地成长。
孙鹏程收到的礼物是一支破旧的扔在地上都没人捡的钢笔。孙鹏程的母亲刘娟告诉记者,这笔是镀金的英雄牌钢笔,它虽旧却是孩子的姥爷留给她的唯一纪念品,她一直珍藏着,这是钱不能买来的东西。如今的孩子物质不缺乏,却缺乏爱的传承。孩子没见过姥爷,但应该学会感恩,思念亲人。
李彧收到的礼物是一张照片,他的妈妈在东北电力大学校门前的留影和该校穆钢校长给他的亲笔题词。原来,东北电力大学是李彧向往的大学,但最近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太理想,他有些焦急。他的妈妈刘丽说,为了激励孩子,10日,她告诉孩子出差办事,登上了去长春的火车。人生地不熟的刘丽来到学校,她忐忑地找到校长,讲了孩子的情况。穆校长被这位母亲的勇气和毅力打动,欣然赠言,祝李彧同学成长、进步!穆校长说,他会在东电等着李彧。
读着父母的信,连平日大大咧咧的男生也泪如泉涌。同学们顿悟:平日大家对父母的照顾已经习以为常,谁也没有发现父母两鬓渐增的白发。18岁,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感恩。第二天是母亲节,同学们在一起商量给母亲买什么样的礼物,平时对此不关心的男生也加入进来,以实际行动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