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2007级及以后的新生要保证按班级住宿,“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而在此之前,2004年和2005年,教育部也曾两次下发过相关规定,但由于多种原因,结果收效甚微。对于此番教育部重申老政策,各个方面褒贬不一。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一位姓赵的学生对记者说:“学校里7个人住在11平米的寝室里,很拥挤。而且上网条件也不好,访问国外网站的速度很慢。我大四毕业后准备出国,需要经常上国外网站获取资料,与学校联系。”对于教育部的政策,赵同学表示,不会影响自己校外租房的计划,“只要向学校申请备案后办理相关手续就行了”。赵同学的情况代表了很多的南京高校在校生的现状,在校外租房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少同学表示,国家应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状况而定,而不应“一刀切”。
在南师大随园校区内,记者见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他对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表示了些许担忧。他认为,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虽然对独立生活充满了期待,但许多人自理能力还不足,安全意识淡薄,这都是家长必须慎重考虑的。这位家长表示,“我很支持国家的这项政策,这是对大学生负责的表现。”当记者提到有些学生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需要而选择校外租房时,他说:“这个我能够理解。这项政策的关键是学生校外租房时需要向学校签字备案,这样校方和家长都可以时时了解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家长可以时常通过电话或亲自看望孩子等方式帮助他们很好地适应校外生活。”
南京我爱我家房屋租赁公司市场部舒经理告诉记者,南京房屋租赁市场这两年发展势头不错,学生租赁房屋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不少高校附近,部分房屋中介公司就是依靠学生客源活得很滋润。而教育部这次下文要求虽然很严格,但具体执行起来,恐怕不会那么顺利,毕竟有些高校的校舍供应能力有限,而大学年年扩招带来的压力也不小,尽管不少高校也在抓紧进行校舍翻新改造建设,还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育部一刀切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还要打一个问号。
省社会科学院姜健研究员在分析时认为,目前高校方面所能够提供的相应的住房条件的确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当前就业、考研、出国等的多种需要;而二手房市场的蓬勃发展,能使有住房需求的大学生们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房屋,远比等待高校房管科解决问题要快速方便。既然有需求,市场也能满足,教育部禁令执行应该有个缓冲,效果也许会更好。(陆明君王艳丁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