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了,需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到社会上去找工作。但记者在扬州一高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今年有50多名大学毕业生,因为欠费而未能拿到毕业证书,这无疑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就业。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学生欠费呢?记者遂展开了调查。
六成以上大学生欠费并非因为贫困
记者了解到,这些欠费大学生中,有好多并不是因为家中经济贫困。采访中,记者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大学生长期欠费,学校便找到该大学生,了解欠费原因。该大学生说他家里十分贫穷,没有经济能力缴纳学杂费,请学校帮助他解决学杂费欠款。一听说家中贫困,学校十分重视,立即与其家长联络。但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是:这名学生的家中经济条件还可以,每次在开学时,家长都给孩子9000元,用来缴纳学杂费等。老师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原来这名大学生将父母所给的学杂费全部挥霍在吃喝和上网上了。
一名老师估计,在50多名欠费大学生中,将学费用来吃喝玩乐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对这样的大学生必须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但不可否认的是,剩下的四成左右大学生是因为家中经济条件较差或者突发意外情况而欠费。
学校做法有待商榷
目前正值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其他城市也有大学毕业生欠学费的事件发生,而高校所采取的策略一般都是扣发毕业证。这种应对策略,使欠贷或欠学费的毕业生陷入双重困境:拿不到毕业证,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还不上学费!
高校扣发毕业证的做法是否合适呢?不久前,国内一知名网站发布了一份“您认为高校扣发毕业证催促大学生还贷合适吗”的调查,有45%的大学生认为“不合适,高校应该有更宽容的机制,对于真正的贫困生要给予帮助,而不是一味催缴”。另有30%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的措施有待商榷”。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高校的做法持保留意见或者干脆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需要多方一起来想办法
采访中,一位高校教师向记者道出了校方的苦衷:“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学生处都摞着厚厚的一堆贫困生申请帮扶的材料。但目前贫困生标准模糊,界定哪些才是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有难度,因为有些材料是不真实的。”
对此,专家建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一起来想办法。比如可以通过高校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予以解决,要允许毕业生根据个人就业、收入情况制订相应的还款计划。比如:一个毕业生每月只挣1000元,可以每月还款一两百元。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改变有些学生的依赖思想,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诚信意识,不使学校因为学生的恶意欠费蒙受损失。这样,也能保证家庭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莘莘学子在完成高等教育后,不会因为拿不到毕业证而导致找工作四处碰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