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消费现象连呼“看不懂”。可是,学生们要反问:“以前5分钱一本的本子现在要卖到5块钱,时代不一样啦。”是呀,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环境是越来越宽裕了,所以,学生的消费心理也与父辈们大不一样了。为此,记者采访了心理学专家,专家作出了以下分析。
新奇好玩我喜欢
很多学生喜欢求新求异,对凡事都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也特别强。于是在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很多学生对“DDR”(跳舞机)情有独钟,c心理的支配。
我对这个有兴趣
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开学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CD上;有的学生是DIY(组装电脑迷)或“小网虫”,钱包里的不少储备自然花在采购相应的软、硬件或书籍上……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紧跟流行大军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
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见好就买
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现象。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甚至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中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