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教育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教育网 > 中考 > 实用信息 正文
新闻搜索:
·面试前,你必须了解55个问题   08-12-31
·求职三宝:拖鞋 折叠凳 遮阳伞成08流行求职工具   08-12-31
·大四男生期末考后5楼坠落 校方否认其曾作弊传言   08-12-31
透视中学生"日光族":好吃喝还买"大件"
东北教育网 (edu.dbw.cn)  2007-10-17-11:28:40  
 

  近些年,“月光族”在职场年轻人中已经屡见不鲜,他们通常喜欢追逐新潮,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玩得新潮刺激,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族”们每个月的收入基本都应付了吃喝玩乐的开销。而在中学生中出现的“日光族”,则是“月光族”的升级版,他们往往在一天之内花光手中的钱,转天再从父母那儿支取。近日记者在河西、河东、南开3个区的4所中学做了一项学生消费的小型调查,涉及初二、高一、高二3个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包括“你每月有多少零花钱”、“你的零花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你认为每月有多少零花钱才够花”、“家长对你的消费有哪些建议”等。

  调查:人际交往、买“大件”最费钱

  河东区某中学一名高二的男生表示,每个月家长只给他500元零花钱,这包括他的午饭钱、上下学的乘车费和买电脑报等所有零散开销在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每天的午餐要花5-8元,一个月按在校22天计算,也要花掉150元左右;每天上下学要坐公交车,一个月是100元左右的费用,这还不包括遇到天气不好或紧急事情打车的费用。剩下的250元的零花钱,大致是这样分配的:自己的手机费每月差不多三四十元,买一些书报杂志50元左右,还有同学过生日送礼物、买文具等。另外,每个月他跟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还要改善一下中午的伙食或者到体育场馆打打羽毛球。这样算下来,500元零花钱到月底就不会有什么结余了。

  参加调查的中学生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零花钱,有的按月领取,有的则是每天都找家长要钱。零花钱少的,每天也要消费15元左右,多的每天在五六十元甚至更多。根据统计,被调查中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在500至1200元不等;他们手中的钱大多是用作自己的午餐费、交通费和一些交际费用。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会有结余,而且尽可能不跟家长汇报零花钱的去向。

  因为家庭环境不同,中学生们对自己“每月有多少零花钱才够花”看法不一。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每月有600元零花钱是比较适合的。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家长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消费建议,只是笼统地告诫他们“省着点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中学生零花钱有了更多的“流向”。除基本的生活费用外,他们的零花钱大多用在各种人际交往上。

  几所中学的调查反馈显示,人际交往费用是中学生们每月开支最大的项目,其中包括同学聚会或聚餐、好朋友的生日礼物或节日礼物,这些消费约占每月零花钱的50%-60%左右。已经有了恋爱对象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开销更大。如果是同学聚餐,每餐均摊的费用大约在二三十元。而给同学买礼物的话,现在二三十元的礼物都很难拿得出手,消费自然水涨船高,直线上涨。现在使用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手机消费也是中学生每月重要的开销之一。在中学生们看来,即使是单项收费,每月的通信费也至少要30元,其中短信的消费占了八成。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中学生也成为电子产品的热情追随者。调查中,中学生们表示,U盘等已经成为学习的必需品,听听MP3、MP4也是学习之余或上下学途中很好的消遣。在一个50人左右的教学班,有近一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MP3。另外,购买流行的学习或游戏软件也成为中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对一些爱美的中学生来说,还要攒钱买自己相中的衣服、鞋子,这些也都是要从零花钱中挤出来的。

  老师:花钱太冲让人忧

  南开区一位当过7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手中多少都有一些零花钱,有的动辄就掏出一两百元请客吃饭,还有的学生干脆每天都找家长要钱,积少成多买手机,买MP3、MP4。现在孩子花钱太冲了,大部分没有一个花钱的计划,什么流行买什么,花光了就找家长要。这样花钱如流水,让人担忧。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专门的理财教育,建议今后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给学生们补上这一课,也由此塑造孩子们的优秀品格。新报记者贾林娜

  家长:就怕孩子受委屈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正上高一,从初二开始她就每个月固定给女儿零花钱了。当时主要是从孩子要在外吃午饭考虑的,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所以宁可自己少花点,也不能委屈了孩子。现在,她几乎每天都要给女儿钱,少则二三十元,多则50元。如果突然缩减孩子的开支,怕孩子适应不了。希望学校能跟家长多联系,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消费引导。

来源: 北方网  编辑: 张庆玫
 我来说两句
 如有任何建议或看法,欢迎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hjedu#dbw.cn(邮寄时请把“#”换成“@”)
 
高考 > 政策资讯 各科辅导 报考指南 复习经验 教子有方
中考 > 中考快报 资讯看点 各科辅导 青春俱乐部 家长中心
考研 > 最新动态 复习备考 经验共享 心情故事 历年试题
公务员 > 热点资讯 公告简章 复习指导 经验心情 评论
留学 >  热点速递 备考指导 签证 申请 留学故事 异域生活
校园 > 今日聚焦 涉世之初 寝室卧谈 时尚宝典 文字派
  相关文章 东北教育网>>>黑龙江省内访问量最大的教育类新闻网站
中学生: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惑…   10-16
"电脑依赖症"蔓延 汉字书写成为教育新课题?   10-16
"美元"奖励学生引争议 培养理财意识?宣扬金钱万能?   10-12
新奇好玩我喜欢 中学生奢侈族的流行心态   08-31
开学经济助长"攀比风" 专家:让孩子参与理财   08-29
90后学生军训预算:"名牌装备"平均达700元(图)   08-24
【教子有方】如何控制孩子的物质欲望?   08-10
中小学生消费现状令人忧 消费教育谁来引导?   08-06
 校园热点
黄金果:品味世界各国的面包
可爱Q饰带给你纯真笑容
20个幽默段子总结快乐的大学生活
雅思听力四类题型逐一击破黄金法则
暑期实践实习变打工
给准大学生暑期消费算笔经济账
技校切不可盲目扩招
大学不该拒绝培养“蓝领”
 中考资讯
特别策划:有益于中考成功的十种情绪
生活瞬间:路 遇
[人生路上]藏在水晶球里的鱼
我们不是"坏"孩子 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调查
有了好感也不要说出来!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心理故事:创造奶酪的青蛙
成就与出身无关 与信心有关
  今日推荐 更多>>
[高考]
·冬天里的春天 计算机专业就业新观察
·复读"黑市"多陷阱 家长考生需谨慎选择
[公务员]
·凭啥先给公务员涨工资!
·招聘高薪政府雇员 公务员怎么办?
·面试专家独创六顶思考帽解题方法
[司法考试]
·08年司法考试新大纲14个部门法增删情况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发布时间
教育资讯,更多精彩在首页,  
即将开通
高考题库 公务员考试题库 中考题库 司法考试题库
教育机构名录 院校信息库 查分系统 问答系统
 每周热点排行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七大变化
·明年市人才招聘专场 招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免费进场
·一男孩在校扫雪双手严重冻伤
·哈尔滨市中小学明年1月16日放假 严禁寒假整班补课
·孙海英自曝高考成绩:数学9分政治19分
·女大学生毕业结婚成出路 专家称应慎重
·网帖曝女大学生陪酒 学校回应称有人恶意中伤
·教育部酝酿新政提高报到率 考生录取不报到将“记录在案”
·纯净校园成"暴力江湖" 高中生组织"黑帮"斗殴
·没入学先打工:“90后”新生的奇特成人礼
24小时热文排行 | 每周热文排行 | 一月热文排行
搜捕新发现
专题推荐
【专题】高考过后话复读
【专题】2008我去香港读大学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阅读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行游
【活动】“我要勤工俭学!”
【专题】2009黑龙江公务员考录
【专题】《高考面对面》
【专题】高校BYOC筷子套推广
【专题】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
【专题】现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
【专题】2007年研究生考试
【专题】关注应届毕业生求职
院校信息库

 高校信息
·教育部批准可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院校名单(53所)
·交大09艺术特长招生:复试需参加文化水平测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助飞神舟卫星上太空
·哈尔滨体育学院:申雪赵宏博从这里走向世界
·东北农业大学:绿色荧光猪在这诞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城市中的百草园
·黑龙江大学:俄语教育叫响全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换心手术扬名世界
·哈尔滨师范大学:龙江中学教师一半出自这里
·黑龙江科技学院:依江而建宛若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