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系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大二的学生,原本他应是大三的学生。由于家长过于在乎其学习成绩,使得小强在其他方面非常薄弱,当家长沉浸在他如愿考上大学的喜悦中时,他却因在文化生活上的无知而被同学们渐渐疏远,于是,他越发觉得上学没有意思,便休学一年。记得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学习压力太大。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健康人格,迟早会出问题。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立,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教育缺失会使青少年成长‘跛腿’,一条腿走路的孩子太容易跌倒了。”
应试教育让许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市某初中女生学习成绩优秀,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的妈妈整天逼着她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要被其妈妈打骂,除了学习她没有任何业余生活。有一天,她竟然对家人说,活着太没意思了,整天就是学习,太痛苦了……
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迫使幼小的孩子不得不过早地承受压力和紧迫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孩子很少有自主性。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这样说:“不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什么出路,妈妈要是当初考上大学,现在就不会是这样了。”家长总是希望由孩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愿望,这样一来孩子的压力就更大了。
怎样才能防止学生一条腿走路,记者采访了我市第八中学校长李齐明。他说,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但成年人总认为要逼迫孩子学习,结果引起孩子反抗。另有些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反抗,长久积压在心里,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在成长中,遇到最大的困惑来自学业压力,如果情绪不能及时疏解,就会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甚至想到自杀。现在的孩子对生命没有认识。
李齐明建议学校和家长,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体系,要组织学生多开展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的各种活动,要引导青少年按照自己的兴趣来丰富课余生活,培养青少年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仅靠学校、家庭来承担还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影响。(袁野 江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