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教育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教育网 > 高考 > 人生十六七 > 人生十六七—列表 正文
新闻搜索:
·哈尔滨124中一男生在校义务扫雪双手严重冻伤   08-12-26
·因考上名牌大学 学生偷钱被免予起诉   08-12-26
·农民大学生:我们是大学生中的“杂牌军”   08-12-26
90后考生VS60后家长:高考还是不是独木桥?
东北教育网 (edu.dbw.cn)  2008-06-16-09:58:56  
 

 

    资料图片:2007年4月1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做客新华网,就“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为戴家干做客新华网访谈。新华网 姚勇摄

  90后考生VS60后家长:高考还是不是独木桥

  42.9%的家长认为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持相同观点的考生只有28.6%

  2008年6月8日,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学生结束高考,走出考场。而他们的家长,多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后”们,如今正值中年。两代人对高考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差别呢?

  新浪网教育考试频道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90后考生VS60后家长的高考情结”的调查,已有1971名考生和3851名家长参与,结果发现42.9%的家长认为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考生只有28.6%。

  “千万不用那么辛苦,你们在外边顶着大太阳等,没有什么意义,还让我分神。”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的苏楚楚在高考前跟父母“约法三章”:第一,不要接送和陪考;第二,不要特意做好吃的;第三,不要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照顾我。

  苏楚楚觉得高考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学习了,准备了,参加考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们那样紧张,我反倒觉得别扭。”

  事实上,和苏楚楚一样不愿意父母陪考的考生非常多。调查发现,只有10.5%的考生愿意家长在考场外等候,超过半数(51.1%)的考生认为家长完全没必要等候。

  家长的反应大致相同,53.6%的家长认为只要接送就行了,没必要全程陪同。分别有65.9%的家长和65.8%的考生表示在考试期间家长没有在场外等候。

  “高考前两个月,学习上他们基本上‘不管不问’,没有太多干预,我备考和上考场都感觉很轻松。”北京市166中学的章谨对父母的表现很满意。她的父母也很欣慰,“我们觉得过分呵护反而会让她紧张,我们相信她可以独立闯过人生的第一关。”

  调查显示,对于备考期间家长的表现,81.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80分以上,甚至有25.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100分。

  同时,家长也大多认可孩子在备考期间的表现,给孩子打80分以上的家长占81%,甚至有16.3%的家长给孩子打100分。

  “90后表现出来的更自信、更独立的姿态,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分不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劳凯声教授说,70后、80后孩子的家长有机会上大学的不多,很多人将大学梦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这两个时代的孩子都曾发出过呼声,“父辈施加的压力太大”。而60后家长的思想要开明得多,他们更能接受新生事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尽管他们对孩子也有殷切的希望,但是给孩子的压力要小。

  “考完第二天,我妈就非得让我估分,她从网上下载了一套标准答案,还打印出来。”90后考生杨希彬说,电脑和网络家长用得比他还熟练,这几天他们一直关注着网上的招生信息。

  这项在线调查表明,考试结束后,47%的考生和39.9%的家长都是首选网站高考频道来获得高考试题答案。

  章谨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她的志愿全填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我爸妈的建议只做参考意见,最后选择权在我的手里。我的志愿我做主,我的人生我负责。”她笑着说。

  按照平时的成绩,杨希彬通过一本分数线没有问题,但是估分只有520分左右,大概只能上二本,但是他并不认为高考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如果真的考不上,我可以先去打工,积累经验之后再自己创业。”

  调查中,只有28.6%的考生认为高考会对自己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持这一观点的家长却高出许多,达到42.9%。

  “90后考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是完全享受改革成果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劳凯声认为,90后考生对社会的认同和感受不一样,看待世界、处理问题比70后和80后更加积极。在他们眼里,高考更多的只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

  “但是要想改变个人命运,高考仍是一条很现实的途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劳凯声说,当前社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向上流动的主要机制还是高考,高考对于90后的影响依然很大。只不过,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己价值的可能性正在变大,90后这代人更自信了,他们不再把高考看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独木桥”。

  “玩新游戏,学开车,再去北京转一圈儿。”河北的考生小聂对于假期的这几件事充满期待,这几天他正沉浸在“欧洲杯”的精彩赛事中。

  和小聂不同的是,北京的考生李静填好志愿后就去报了个英语培训班,“为了高考光做题了,我要趁这个暑假练一口流利的口语,在大学里才不会落伍。”李静的妈妈对女儿要求更“苛刻些”,“她报的是外语学院,我希望她能再学一下法语或者德语。”

  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假期中,27.3%的考生准备在假期中边学边玩,22.5%的考生想彻底放松大玩一场,把3年的损失补回来,20.7%的考生打算适当学习充电,为上大学做准备,13.4%的考生表示要做些社会实践活动。

  而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稍有不同。更多的家长愿意孩子在假期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这个想法的人占32.5%。 (实习生 李春莲)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韩晶
 我来说两句
 如有任何建议或看法,欢迎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hjedu#dbw.cn(邮寄时请把“#”换成“@”)
 
高考 > 政策资讯 各科辅导 报考指南 复习经验 教子有方
中考 > 中考快报 资讯看点 各科辅导 青春俱乐部 家长中心
考研 > 最新动态 复习备考 经验共享 心情故事 历年试题
公务员 > 热点资讯 公告简章 复习指导 经验心情 评论
留学 >  热点速递 备考指导 签证 申请 留学故事 异域生活
校园 > 今日聚焦 涉世之初 寝室卧谈 时尚宝典 文字派
  相关文章 东北教育网>>>黑龙江省内访问量最大的教育类新闻网站
万余家长参加高考咨询会 分数线就业前景成热点   06-16
哈工大招办主任:一表本科理科分数段将低于去年   06-16
专家教考生科学报志愿 选择二批B应考虑经济条件   06-16
高考填报志愿解析:一表本科理科分数段将低于去年   06-16
 校园热点
黄金果:品味世界各国的面包
可爱Q饰带给你纯真笑容
20个幽默段子总结快乐的大学生活
雅思听力四类题型逐一击破黄金法则
暑期实践实习变打工
给准大学生暑期消费算笔经济账
技校切不可盲目扩招
大学不该拒绝培养“蓝领”
 中考资讯
特别策划:有益于中考成功的十种情绪
生活瞬间:路 遇
[人生路上]藏在水晶球里的鱼
我们不是"坏"孩子 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调查
有了好感也不要说出来!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心理故事:创造奶酪的青蛙
成就与出身无关 与信心有关
  今日推荐 更多>>
[高考]
·冬天里的春天 计算机专业就业新观察
·复读"黑市"多陷阱 家长考生需谨慎选择
[公务员]
·凭啥先给公务员涨工资!
·招聘高薪政府雇员 公务员怎么办?
·面试专家独创六顶思考帽解题方法
[司法考试]
·08年司法考试新大纲14个部门法增删情况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发布时间
教育资讯,更多精彩在首页,  
即将开通
高考题库 公务员考试题库 中考题库 司法考试题库
教育机构名录 院校信息库 查分系统 问答系统
 每周热点排行 
·国家规定义务教育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国务院:对义务教育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隆重揭幕 清华第一
·我省明年高考按批次录取 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部分学生抱怨英语四六级机考不能改答案
·应届毕业技工九成已找到工作 平均月薪2000元
·问题学生四大症状最突出 专家建议:纠正重在社区
·高三学生索债被高一学生砸死后弃尸校内(图)
·2009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哈尔滨师范大学三种形式招生
·2009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哈尔滨师范大学三种形式招生
24小时热文排行 | 每周热文排行 | 一月热文排行
搜捕新发现
专题推荐
【专题】高考过后话复读
【专题】2008我去香港读大学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阅读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行游
【活动】“我要勤工俭学!”
【专题】2009黑龙江公务员考录
【专题】《高考面对面》
【专题】高校BYOC筷子套推广
【专题】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
【专题】现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
【专题】2007年研究生考试
【专题】关注应届毕业生求职
院校信息库

 高校信息
·教育部批准可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院校名单(53所)
·交大09艺术特长招生:复试需参加文化水平测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助飞神舟卫星上太空
·哈尔滨体育学院:申雪赵宏博从这里走向世界
·东北农业大学:绿色荧光猪在这诞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城市中的百草园
·黑龙江大学:俄语教育叫响全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换心手术扬名世界
·哈尔滨师范大学:龙江中学教师一半出自这里
·黑龙江科技学院:依江而建宛若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