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教育网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正文
新闻搜索:
·高考状元县有一支“陪读农民军” 人数过万(图)   09-12-04
·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卸任后九成再就业   09-12-04
·婚介公司校园为富二代征婚 教育厅直斥"无聊炒作"   09-12-03
高考状元县有一支“陪读农民军” 人数过万(图)
东北网-教育频道 (edu.dbw.cn)  2009-12-04-09:08:28  
 
·大学生毕业1年天天在家玩电脑游戏(图)
·少年怀揣450个1元硬币离家出走
·29名学生因校车费用不等拒绝上学
·大二学生坠下5楼伤势过重身亡
·数百名学生遭遇虚假招生聚集校门口讨说法(图)
·高三学生为替女友出气带人深夜报复抢劫
 
万余农村学生涌入县城家长陪读推高当地房价
  11月24日,甘肃会宁,赵小虎兄弟三人蜗居在县城仅有15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读书。他们家是会宁陪读家庭的一万分之一。陪读的爷爷靠摆水果摊挣生活费,奶奶为他们洗衣做饭。 本报记者 张鹏摄 

  甘肃会宁——这座古老的县城是中国西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可它的房价高得令人咋舌,均价2700元的房价直逼省会兰州。推高房价的重要人群,是来自四周乡村的农民。尽管平均下来,他们每年的纯收入,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许多农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进城,这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用当地人的话说,这要归因于“教育产业”的带动。

  高房价的贡献者一部分来自会宁籍大学生的反哺,一部分来自乡村陪读家庭。事实上,乡村陪读家庭能买房者,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蜗居在县城窄小的出租屋内,梦想着改变未来。

  在甘肃会宁这个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状元县,陪读家长的数量惊人:“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陪读者遍及城乡”。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听过“陪读”这两个字,而是代之以“跟着娃娃念书”。

  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按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陪读同样蔚然成风。

  “陪读现象在会宁,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王富葙说。王是会宁县电视台记者,1年前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题材,将镜头聚焦陪读族,拍摄了一部叫《黄土魂》的纪录片。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何以制造出规模如此庞大的“陪读农民军”?

  “我们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供着娃娃”

  “供孙子上大学,将来看我们能不能也享点福”,张桂芳有着农民式的智慧,“儿子这辈家里穷,供不起,到现在还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悬夜空,67岁的张桂芳老人佝偻着腰,摸黑走回县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龙袋,嘴里直哈白气。堆在墙角的袋子里塞满了捡来的废纸、塑料瓶——这是老人每天徒步环绕县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况好的时候,这些捡来的废品,每月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

  张桂芳老人“点”(当地方言,意为租——记者注)的房子离会宁二中仅几百米。这片名叫西河滩的偏僻区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学生和家长。即使房东们不断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应求。尽管租金低廉,但对于很多陪读家庭来说,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项开支。

  像张桂芳老人这样,来自乡村的陪读家长,大多聚居在学校周边。不大的会宁县城,业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

  张桂芳需向房东支付每学期320元的租金,这项花销,自从大孙女三年前考入会宁县二中便开始了。这一年,这个农村家庭放弃了乡下18亩的土地,整体搬入县城。

  农民离开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儿媳说,“跑得慢些,连吃的面都没钱买了。”

  她的丈夫张玉昌,靠开三轮淘沙谋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间,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打小工赚钱。

  在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玉昌看来,这很像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如果输了,3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领着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赌”赢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儿顺利考入甘肃省中医学院。

  “我们会宁四五十岁的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当地方言,意指辛苦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记者注)供着娃娃呢。”张玉昌自嘲说。这位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农民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

  王富葙是土生土长的会宁人。据他观察,会宁的陪读现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2004年前后,渐成气候。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了县城的幼儿园。他的老家,在韩集乡袁嘴村西湾社,那里没有县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儿园”。张建国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分信心来源于堂兄弟们的选择。明年,这个家族将有5个孩子角逐高考。无一例外,这5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均已在县城陪读多年。

  “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从幼儿园开始便到县城陪孩子读书,张建国并非孤例。

  会宁县幼儿园校长薛玉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整个会宁县唯一的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学生数量已逼近1000人,而将近1/3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很多农村家长来说,能进入这所幼儿园,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县城任何一所小学,进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进幼儿园的农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额的出现。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大班额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50人。

  这也让薛玉霞忧心不已:班额过大,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两年,每到秋季入学,这位年轻的女校长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县教育局对招生数量严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跑到她的办公室,“求情下话”,这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延续到中学。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县城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会宁县曾于2006年建设了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同时,在这所学校展开小班教学试验——每个班至多不能超过35名学生。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两年。

  该校副校长王向红告诉记者,2008年从全县小学分流过来的800多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而在会宁县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两所地处县城的初级中学,特大班额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离县城仅15公里的柴门乡中学,是离会宁县城最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从2006年开始,副校长窦顺宽明显感觉到初中的班额在缩小,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无疑,流失的学生进了城。

  这条流失链条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农村的学生往中心乡镇转,乡镇的往县城转。”

  窦顺宽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在会宁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生源问题是困扰柴门中学办学的首要难题。在窦顺宽看来,“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该校将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稳定生源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山大沟深、交通异常不便的会宁县,尽管“撤点并校”工作谨慎推进,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学和小学,但还是加速了一部分学生流向县城的步伐。

  张建国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家门口的学校撤并后,他的孩子上学,需要翻山越沟,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不择手段”

  在会宁,能进县一中、县二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从初中开始转学,甚至从幼儿园起就陪读,农村家长的直接目标,就是千万百计地挤进这两所中学。

  而远在乡村的会宁三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幅图景。布局在会宁县北部重镇河畔镇的会宁三中,是整个白银市唯一地处农村的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所拥有52年校史的乡村中学,昔日声名赫赫,成绩骄人。

  有人曾总结道:会宁一二三中“三足鼎立”的局势,撑起了会宁教育的一片天。

  而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打破均衡的缺口是生源和师资。

  原本不愁优秀生源的会宁三中,现在已很难招觅到最优秀的学生,即便它覆盖半径达北部15个乡镇,地理位置优越。

  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也千方百计地调往县城。私下,老师间调侃:“三中是公校,其它学校是母校。”

  现在会宁县城的不少名师,都出自会宁三中。比教师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每到夏季中考结束,一场没有硝烟的城乡学校生源争夺大战便真实上演,且愈演愈烈。县城一些学校开出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等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农村生源加盟,甚至做班主任的工作,动员学生进县城。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一位县城中学校长坦承。

  这些优惠条件,会宁三中无法提供。会宁县教育局曾“三令五申”禁止生源大战,将学校招生宣传收归教育局,统一由教育局下乡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源抢夺战的硝烟味,但仍然不能根除。

  会宁县三中副校长范国儒始终坚信,布局在农村的会宁三中,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到县城读书,势必会增加农民负担。执行农村收费标准的会宁三中,可以解决农村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

  会宁三中试图恢复自己的地位。它向银行贷款,就在低矮的旧校舍旁边,修建了新的教学楼和公寓楼。校方的解释是,“如果不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将会被时代所抛弃。”随着新建筑的落成,它从此也不得不负债经营。

  不填平城乡教育间的鸿沟,陪读大军挡也挡不住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宁县教育局正在努力改变着这些矛盾。

  记者掌握的一份关于“会宁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文件这样把脉会宁教育的现状: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在城镇就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形成了农村包围城镇的局面,在全县小学低年级适龄儿童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城镇小校园、小校舍与大班额的矛盾突出,而村校办学规模逐渐萎缩,上世纪90年代修建校舍大部分闲置的教育失衡现象。

  会宁五中校长王天杰认为,庞大“陪读农民军”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教育不均衡,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不惜勒紧裤腰带。”

  意识到必须“义务教育求均衡”的会宁县教育局,一直试图填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鸿沟,各种计划和项目一个接一个出台。

  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代表会宁县教育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介绍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有望得到缓解和改善——近两年,县教育局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分配模式,将来自国家投资的项目、社会的捐助项目集中下放到农村中心乡镇实施,旨在加强农村中心校的硬件建设。

  张贵荣说,“在高中阶段,城乡基本上已经没有差距,会宁三中的硬件甚至优于县城新建的四五中。”

  在软件建设方面,会宁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教研同步活动,抽调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江苏交流学习,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城乡教育理念同步。

  为遏制农村教师的流失,会宁县还出台硬性规定:如不经学校校长同意,乡村中学老师不得调动。

  不过,令张贵荣副局长忧心忡忡的是,在会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小学。会宁县计划将薄弱农村小学挂靠到中心小学,从而带动这个薄弱点。

  这位曾长期在农村中学担任校长的教育官员很清楚:“如果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陪读现象)挡也挡不住。”

 
 
作者: 张鹏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刘蕊
 我来说两句
 如有任何建议或看法,欢迎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hanjing#dbw.cn(邮寄时把“#”换成“@”)
  【相关阅读】  
·同学溺亡同伴隐瞒成被告 死者家长状告索赔32万   12-02
·一个卖玩具一个搞体罚 这两家学校让家长很闹心(图)   12-02
·幼儿课程每年花万元讲授英文经济戏剧 家长质疑   12-01
·教育论坛:赋予学生和家长学校管理参与权   11-30
·家长忧心:高考加分给省市过大操作空间   11-30
·博士剩女长得漂亮也难嫁(图)
·为走红放弃学业十大明星(图)
·女生没有男朋友的16大好处
·中国十大富豪真实学历(图)
·校园容易成光棍的十种人(图)
·我在跳槽中不断的成长
·北京网友一起遛隐形狗(组图)
·宿舍停水 大学生公布一瓶矿泉水“洗澡”技巧
·最适合12星座的英文名
·“海归”的30种水土不服
 
高考 > 政策资讯 各科辅导 报考指南 复习经验 教子有方
中考 > 中考快报 资讯看点 各科辅导 青春俱乐部 家长中心
考研 > 最新动态 复习备考 经验共享 心情故事 历年试题
公务员 > 热点资讯 公告简章 复习指导 经验心情 评论
留学 >  热点速递 备考指导 签证 申请 留学故事 异域生活
校园 > 今日聚焦 涉世之初 寝室卧谈 时尚宝典 文字派
  今日推荐 更多>>
[高考]
·高三考生沉着应战各科期中考试妙招(图)
·北京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预测及复习建议
[公务员]
·黑龙江省公务员招考第5天 542个岗位“0报名”
·考公务员太难 重庆7万人报名2万多人弃考
·重庆公务员考试:“中央1号文件”考蒙考生
[司法考试]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结束 黑龙江8873人报考
·08年司法考试新大纲14个部门法增删情况
教育资讯,更多精彩在首页,  
 每周热点排行 
·时评:“富二代选妃”一场闹剧
·“富二代”高校觅校花选妃“男财女貌”?
·校花风采之浙江传媒学院李晞媛(组图)
·北大公布39所获推荐资质中学 上海早有“超前版”
·韩国街头各种清纯校服美女(组图)
·80后"少掌门"选校花惹争议 郎财女貌有何不可?
·15岁女孩遭数名高年级女生殴打拍裸照(图)
·十二省高考改革方案揭开面纱 共三大相同点
·南京一10岁小学生生日宴上捐出70万慈善款物(图)
·东北网小编说考试:12月份考试信息大汇总
24小时热文排行 | 每周热文排行 | 一月热文排行
搜捕新发现
专题推荐
【专题】09哈市事业单位招聘
【专题】高考过后话复读
【专题】2008我去香港读大学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阅读
【专题】暑期特别专题之行游
【活动】“我要勤工俭学!”
【专题】2009黑龙江公务员考录
【专题】《高考面对面》
【专题】高校BYOC筷子套推广
【专题】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
【专题】现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
【专题】2007年研究生考试
院校信息库

 高校信息
·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新措施 "偏才""怪才"受益
·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尖子生看这里 南京大学2010自主招生政策公布
·华侨大学2010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四川2010年高考高招艺体类将增部分新专业
·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武汉一高校学生考试成绩高可获奖励学分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